菱湖大队
发表于 2014-6-19 15:48
领悟 发表于 2014-6-19 10:49
据专业人士统计,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章,农村家庭有3-7枚,城镇居民家庭7-16枚,干部家庭和军人家庭至少在2 ...
有道理,我家有五六枚。:lol
领悟
发表于 2014-6-19 16:05
菱湖大队 发表于 2014-6-19 15:48
有道理,我家有五六枚。
呵呵,人家是专业统计的,当然有道理了。
领悟
发表于 2014-6-19 20:00
宿松红藏群:80482336
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又被称为一月革命。由张春桥、姚文元指挥的,以夺取上海市党、政、财、文大权为开端的全面夺权风暴,并由于毛泽东的赞扬导致全国掀起了夺权之风。
下一站.不是永远
发表于 2014-6-19 20:45
{:5_158:}{:5_158:}
领悟
发表于 2014-6-19 21:27
谢顶了{:5_170:}
领悟
发表于 2014-6-20 08:45
宿松红藏群:8048233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领悟
发表于 2014-6-21 13:41
宿松红藏群:80482336
领悟
发表于 2014-6-21 13:42
宿松红藏群:80482336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大多数工矿交通企业,甚至农村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有的企业的生产陷于完全停顿状态。
1966年9月7日,《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发表了题为《抓革命,促生产》的社论。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抓革命 促生产(草案)》,《规定》指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带动生产的发展。”要求“坚持八小时工作制,遵守劳动纪律,完成生产定额”;“保证产品的质量,力求高质量”,并提出了由群众选举产生的领导班子负生产责任。但是,《规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虽然如此,“抓革命,促生产”却从此成了“文革”中的一个主要口号,后来还发展成“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以及“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等口号。
领悟
发表于 2014-6-27 07:52
宿松红藏群:80482336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报刊上要消除不正确的用语时指出: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苏区一位党校教员所写的一句话,后来一直沿用下来。这句话有两方面说不通:一是从语法上讲,只能说"忠诚于"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这个"于"是不能省的。另一方面,现在用的含义也不恰当。毛泽东同志是就党校教员讲的,党校的工作人员当然应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而我们把它推而广之,适用于整个教育事业,这就不符合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原意了。教育事业不能称为党的教育。
菱湖大队
发表于 2014-6-29 07:15
那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称谓---"臭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