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33、第一课:女教授说伦理
【讲台三味】33、第一课:女教授说伦理 上海的晚上天黑得早。我们6:11进城,已是华灯初放,路边的高楼须仰视才能看见屋顶,足以显示上海高楼之气派。上海的早晨是亮的。6点外边仍然灯火通明。我小心翼翼地走出汾河大酒店,看清门牌:普陀区枣阳路182号,默默记住后才从东边向前走。路边标志性建筑:“美的梦幼儿园”、“桐柏高级中学”、“桐柏公寓”——都是赚钱的行业,没有小学、初中。早锻炼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跑步的女人,溜狗的人很多,小狗穿着漂亮的衣服,但没戴帽;大狗威风凛凛,但被牵着。竟然有农村土头土脑的黑狗,是新进城的吧。终于围绕酒店走了三圈,跑了一圈,熟悉了三条路线:东边桐柏路,西边杨柳青路,前面路枣阳路。上午8:30上课。步行一公里左右到金沙江路进校园,没看见门楼,我们是“走后门”。校园很大,树多,房屋也旧,没有拔地而起的新高楼,百年老校久负盛名,不是暴发户,一草一木皆是厚重的文化积淀教室在公共管理学院四楼。老师办公室叫“教师工作室”。第一堂课,我们到校都比较早。教室里却早坐下一位面带微笑的美女教师,端庄,秀气,质朴,平易近人,平时如果在路上看到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当教授,而很容易认为是大学生。投影仪上显示:《办有道德的学校——教育管理伦理与学校发展》。郅庭瑾,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著有《教育管理伦理研究》、《教会学生思维》、《多元智能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第二著者)等论著;出版《成为一所多元智能学校》、《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多元智能在课堂中的应用》等译著;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30篇。女教授娃娃脸双眼皮,一双美丽聪慧的大眼睛,高颧骨,齐耳短发。教授严谨守时,准时上课。首先自我介绍,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1991年18岁中师毕业,——啊,教授芳龄36岁!双胞胎,她是妹妹,以优等生分配到大型国有企业学校,复习考试以全省第一名考上大学,签约回师范大学任教。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硕士、博士。15岁在师范接触教育学,20多年学习研究经历。教授美丽而端庄,面带微笑,语音甜美,标准的普通话。侃侃而谈,不紧不慢,我们静静聆听,沙沙做笔记。她的讲义出自《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一共讲了四个专题:1、管理与伦理的关系2、当前我国伦理与道德建设的现状3、教育管理制度伦理4、教育管理组织伦理女教授擅长用实事说话。至今我仍回味她的经典案例。“杀死城管队长的崔英杰与因公殉职的李志强”。 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城管人员李志强等人以无照经营、妨碍秩序为由,使用暴力强行收缴崔英杰用于制卖烤肠的烤炉和三轮车,他们不仅无视崔英杰妥协(放弃烤炉、留下三轮车),还试图非法拘禁崔英杰,在下跪哀求无效的情况下,崔英杰将手中的水果刀挥向李志强的颈部,李重伤致死。8月12日,崔英杰被捕。8月15日,北京市有关方面授予李志强革命烈士称号。此后,北京市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罪提出起诉意见书,北京市检察院则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2006年12月12日,北京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律师夏霖、李劲松作了轻罪辩护。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崔英杰事件。引发一系列讨论:“小商贩的社会历史价值”、“取缔小商贩的理由不能成立”、“是激情犯罪还是正当防卫?”最终舆论倾向崔英杰,人们同情崔英杰,谴责城管执法。女教授说,中国法学发生标志性的变化!案例“福利院切少女子宫” 。2005年4月14日,江苏省南通儿童福利院将两名智障少女送到医院切除子宫,此事被人公布在网上,随即掀起一场风暴。06年7月5日,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南通儿童福利院副院长陈晓燕、院长缪开荣、主刀医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王晨毅和苏韵华等四名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晓燕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判处其余三名被告人管制六个月。“火烧副区长”、“教室里的摄像头”、“国内十大荒唐稀奇禁令”。“新疆克拉玛依发生大火,主持人说:老师同学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潜规则”的出现,表明社会生活的“底线失守”“盗亦有道”。中国社会需要一场重申道德或伦理重建!在讲到“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她讲了丹东市振安区《教师为什么集体离婚》时说:“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言外之意,人性本善,没有办法才从恶:离婚才不至于下岗,为了不下岗才行骗假离婚!钻政策的空子。“大老板子女加分”—— 制度不道德,不公平,才遭反对!听女教授的课,我的结论是:天理、国法、人性的有机结合才叫理性执法;“法律无情人有情”,才体现“以人为本”,才称得上和谐社会。我们不仅做正确的事情,还要“把事情做正确”。学校制度的制定既要科学,又要合情合理,人性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一定要结合学校校情。(待续)(2009.12.14)(1918)(2)附录:教授几条名言:教室是私人场所!是教师的私人场所!工作地点!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别人是不能干预和质疑的反思与思考:管理:必然关涉道德与价值制度比美德有用得多!美德使有美德的人做好事,制度使所有人做好事!有多少教育管理行为经得起伦理的追问?教师理性(做“象教师的人”——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很理性!不能收藏自己的个性!所有教师的风格差距不大!教育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育性价值和使命。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教育,素来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追求有道德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人格:要善于“积累教育故事”今天是一个会讲故事的时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