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3-29 11:04

【讲台三味】49、备课要规范但不能刻板

【讲台三味】49、备课要规范但不能刻板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备课必须规范。为什么要规范备课?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为什么要备课讲起。为什么要备课?简言之是准备怎样上好这节课。上课要作哪些准备呢?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随心所欲放野马。根据什么确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原来叫“教学大纲”是学科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对学科教学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考试纲要”则是具体细化分解。这“学纲”、“考纲”规定的要求就是教学目标。所以备课首先要找准目标,不找准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做无用功,甚至会南辕北辙。——“教学目标”是备课的第一规范,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是抽象的,在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中有不同的分量,有轻重缓急之分,有先来后到之别,所以要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没有明确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是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迷糊。——“教学重点、难点”是备课必不可少的第二条规范。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老师课前要作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备学生。教师或进行试卷分析,或调查访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老师还要查教学参考书,上网找资料,对教材有全方位的立体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形象接受,还要动手制作教具,制成课件,这样教学才更有效果。——这些“教学准备”是备课的第三条重要规范。“教学时数安排”是备课的第四条规范。根据课时安排,对具体每一节课每一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叫“教学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是教学序幕,方法五花八门,游戏导入、情景导入、对话导入、歌曲欣赏导入、诗歌导入、背景知识导入、时事导入等等。“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是一节成功课的精髓,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教师的功夫全在此。“归纳小结”是画龙点睛,“作业设计”是有效的巩固手段,必须少而精,恰到好处。“板书设计”是创造性的艺术手段。这五个环节在一堂课中一般必不可少。“教学反馈”或“教学反思”是总结提高的成长阶梯。这是备课的第五条规范。一般而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安排”、“教学步骤”是备课必要规范。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要规范但不能千篇一律,刻板教条。备课终究是为了有效教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不提倡备课机械化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能用死框框教条主义整人。1978年教育拨乱反正,全县教育局集中备课,当时我校年轻教师的《风筝》作为典型教案刻印下发各校。这在当时是规范备课,作为年轻教师非常必要。30年后这位写《风筝》教案的年轻教师有37教龄的老教师了,再有必要让他写规范的详细教案吗?所以备课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能一刀切。备课有时效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要求。新教师详备,规范备;中年教师精备,备出水平;老年教师有针对性的略备,或不写书面教案。备课有针对性。讲读课详备,阅读课略备;新课详备,熟课略备;公开课精备,常规课略备。不一根尺子量到底。备课有实用性。备课目的是为了上好课。千个师傅千个法,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2010.7.1)(128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台三味】49、备课要规范但不能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