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众生百态
77、众生百态——回家(134)石普水散步时,我注意留心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早晨,下午,村级公路上不时传来喇叭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听多了,渐渐耳熟能详,而且似乎能表现出每一个人不同的特点。“卖菜、卖水果、卖毛鱼、虾子、鸡腿、鸭腿、鸡蛋、皮蛋、咸鸭蛋、苹果、梨子、橘子……”一口气报菜名报出二十多个菜来。这是一个典型佐坝佬腔调女人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辆崭新的卖菜专用货车,里面的各种菜基本齐全。卖菜的夫妻俩熟能生巧,每天到全县各个地方。有一次晚上我与妻散步,还听见她们卖菜的吆喝声。她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停下来一会,而车上的“报菜名”吆喝却不停,耐心地等四面八方的那些慢腾腾的女人老人。“卖鱼不——,卖新鲜的塘鱼不——”这卖鱼的女人是白门楼的。每天早晨6点钟她基本准时来,吆喝声由远及近。在我们屋里三岔路口的高处,她都停下来吆喝。俗话说,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叫卖也有诀窍。有几个也是骑摩托卖鱼的,喇叭里喊着“卖鱼bo”,摩托车却飞速而去。我好几次听见后面有人喊买鱼,但是,摩托车早已经跑到很远的地方了。这些年轻人,摩托车也好,每天跑很多路。这些人“宰客”。屋里一位忠厚老实的女人,哑巴媳妇娘家在王岭。一个骑摩托车卖鱼的大热天中午鱼没有卖完,就卖给“亲家母”,说便宜两毛钱,不管要不要丢下鱼就走。没有钱不要紧“下次再来,下次给你好鱼。我们是亲戚!”“卖菜、卖水果……”一个本地人,一辆旧车,慢慢跑着,货物不多,也不新鲜。“收芝麻、花生、绿豆、苦荞麦、红芋粉、棉花、干豆角、北瓜籽、棉花、油菜籽……”一个典型的县城人的腔调,每天早晨都听见他的吆喝。有一次他车停下来,我问他“苦荞麦多少钱一斤?”“一块五。”标准的县城腔。我知道,苦荞麦粉六块钱一斤,苦荞麦一块五,这是典型的“捉砣”!还有,红芋粉一般8块钱一斤,他收5块。这是典型的奸商,花言巧语愚弄农村老太婆。“卖卫生纸”、“卖桌子、椅子、马儿……”水泥路上每天都传来这些吆喝声。现在农村虽不说十室九空,但是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猪,大集体时候,中午我们到五六里外的龙湖里捞野菜挑回家喂猪。而今,屋里29户人家几家养猪。物以稀为贵,每当有人杀猪,都早早地来等待。农村人家养的猪肉味道鲜美。农村猪肉不管什么地方的都是一个价,12元钱一斤。所以个个都想精肉,肥肉没有人要。杀猪的是一个60多岁的人,每天都骑摩托吆喝“有狗、有羊收得么——”小孩子听得多了,也跟着学。杀猪的叫我姑爷,因为有孩子在学校念书,所以多少都给了我一点小面子,剁肉一般比较好。今年出现好肉的时候,明明杀猪的讲了,这肉我给。但是,有不怕死的,看见好肉他的手紧紧握着那块猪肉不放,不管杀猪的屠刀高高举起。跟这些乡亲们,平日里跟我似乎挺热情的乡亲们抢肉么?我无可奈何。而且这些勇敢者,有女人,老女人,有男人,还有大部分跟杀猪的沾亲带故,亲家母、大舅哥、小舅哥,兄弟……这一次,隔壁邻居女人抢了一块好肉,但是杀猪的刀随之割下了一些肥肉。邻居女人不同意,她辈分大,杀猪的叫她奶奶。奶奶说,“你把这肥肉割下来。”“割下来给谁?奶奶!”杀猪的不答应。停下来好一阵。她男人把肉拿回家了。女人不同意,又回家把肉拿回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其实,那真的是好肉,我剁的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骨头。或许,从今以后,剁肉就是大家抢。我也不怕死跟着去抢么?有失斯文!农村人啊!(2114.10.6.)2017/10/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