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1-21 14:59

【旅游散记】19、感受黄山

【旅游散记】19、感受黄山石普水徐霞客两游黄山,对黄山赞叹不已,他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世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我4日夜宿汤泉。早晨4:00起床,4:30吃早餐,5:00出发。黄山气候无常。早晨出门感觉有点冷,一阵急行军,半小时爬1.5公里山路,到达慈光阁索道,有人穿一件衬衫都湿淋淋的。排队上索道。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散发的不时散发出骚味、臭味、酸味、馊味,具体来自何方?不清楚。但是人与人不能间隔,否则便会掉队,那是很危险的。游黄山第一感受,味难闻。我们像渔儿在箳里游一般走了几十道铁栏杆后才上索道。心情紧张而新奇。人悬在800多米的高空,下面是陡壁悬崖,身在云雾山中,惊险而刺激。索道快, 2700多米长的路 10分钟走完。感受像“飘飘荡荡下凡尘” 的神仙。在玉屏楼上看黄山,千山万壑,壁立千仞。玉屏峰是一块大大的巨山石,上面有许多题字。右边的天都峰一堆乱石直上云霄,左边莲花峰则很难看出莲花形状。举世闻名的黄山迎客松就在眼前。我孩童般地跑近跟前,果然奇松!底下没有土,迎客松在巨石缝隙中生,在石缝中长。松枝横向发展,不旁逸斜出,不争出人头地,像男人张开肌肉发达的双臂,拥抱前来观赏的每一个客人。松针两寸来长,紧密挨着,像男人的平顶头,健美强壮。它有着军人的气质,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整齐的平面。它生于险境,无所畏惧,黄山迎客松是树中的伟丈夫。迎客松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写着“岱宗逊色”,或许这不是迎客松的本意,它虽鼎鼎大名,与泰山却是各有千秋。黄山石美。乳白色的。像美人出浴,肌肤洁白而圆润。云雾不时飘过,更增添一层神秘感。硕大的巨石不知是哪路神仙宝剑勾画出几缕纹路,顽强的迎客松见缝插针,乳白配绿色,图案更加动人。石头奇形怪状,巧夺天工。远远望去,有像探头探脑的老鼠,又像乌龟;几块长而尖的石块在一起挤眉弄眼,活像伸颈侧目的小学生。大的巨无霸,小的小巧玲珑。“龟鱼图”、“狗头石”、“龟兔赛跑石”,还有“猪八戒照镜子”。谁给起的名儿?“飞来石”确实像天外来客,独立一体,不与外界粘连,美。有些石头乍一看,像年久失修的房子,石头好像快要掉下去似的,让人担心。望处光明顶上的石头如瀑布,一圈一圈的,别有天地。很多人在拍照。导游要我们“大景不放过,小景不留恋” 。 也只能如此,那么多美景一双眼看得过来吗?上厕所后登莲花峰。山不高,也不陡峭。导游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这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实,黄山处处是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景由心生,因人而异。从索道上看动态美,从玉屏楼上看莲花峰山景,最美的不是栩栩如生的朵朵莲花,而是莲花峰山旁边的几块石头。乳白色的,浑然一体。生机勃勃,真的好美啊,美得令人动心。黄山是一面现实的镜子,照出穷人富人。穷人拎个袋子或背个包,里面无一例外是吃的喝的。富人拿个相机和钱包。200来斤的大胖子挎着照相机,拿着超大型的钱包,坐在竹轿内,压得竹轿吱吱嘎嘎地响。那肯定是房地产开发商,时代造就的新生的剥削阶级。嘴里喊着“借光”,膝盖上戴着护膝的轿夫则是真正穷苦的劳动人民,抬一趟收入760元。云雾画出了另一个黄山!出莲花峰迎面而来的是黄山云雾。云雾悄无声息地从天边冒出来,从山坡底下钻出来,涌向山峰,轻若烟尘,飘浮着,像一阵浓烟弥漫,飘飘荡荡,隐隐约约。转眼间青山黛石不见踪影,恍若身处仙境,让人浮想联翩。光明顶并不难上,难的是等人。人流堵塞比上海高峰堵车还甚。十来米的路程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一分钟走不了一步。但不能坐下,只能干耗着体力。开始路能容两、三个人并排走,到“一线天”时仅容一人通过。后边甚至有小孩说“胖子也不去”!全部是石头凿成台阶,制作扶手。光明顶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顶上有一大大的圆球,或许,它是光明顶的形象特征吧。人头攒动,到处是拍照的人。站在光明顶上,“一览众山小”。脚下蓝天白云,青松黛石 ,人在画中游。感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下山不走回头路。起雾了。黄山说变就变。刚刚晴空万里,转眼云蒸霞蔚黑沉沉一片,只有乳白色的山石隐约可见。途经“梦笔生花”,有雾看不见。传说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看不见就看不见吧。我不可能痴心妄想有生花妙笔。“黄山黑虎松”倒是眼见为实,有几分像草书的虎字,我也没停下来,黄山景观太多。景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看得过来么?接着是上山下山。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开始大家还谈笑风生,渐渐有人停下来坐着喝水,吃东西。有人喊膝关节疼。我们家老人说“寸步路”,每下一个台阶都要用劲。步子慢了。沿途有人停。而黄山挑夫却是源源不断,每担100元,比我一天工资少一点。有两个老外笑着跑着下山,英国人,在南京教书。他们不坐轿,体力、意志都比中国人强。黄山身价百倍。军人、警察时常出现。黄山门票230,索道80,玉屏楼的一盒快餐是30元,分量只有平时的一半,一瓶矿泉水10元,一根黄瓜10元,八宝粥20元,玉米8元。光明顶一盒快餐45元。山腰10元两根黄瓜,接着10元三根。三号、四号两天4万多人上山,等索道5~6小时,4号不足上山3万人。黄山是变化的。(2011.10.11)(2019/4/23)83、感受黄山石普水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世人引申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4日夜宿汤泉。早晨4:00起床,4:30早餐,5:00出发。黄山气候无常。早晨出门时有点冷,一阵急行军,半小时爬1.5公里山路,到达慈光阁索道,有人一件衬衫都湿淋淋的。排队上索道。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散发的不只骚味、臭味、酸味、馊味,来自何方?不清楚。但人不能间隔,否则便会离群掉队,那是很危险的。第一感受,味难闻。像渔儿在箳里游走了几十道铁栏杆后,终于上了索道。紧张而新奇。悬在800多米的高空,下面是陡壁悬崖,身在云雾中,惊险而刺激。快, 2700多米长的路,平时要走3小时,10分钟就走完了。感受是“飘飘荡荡下凡尘”。玉屏楼上看黄山,千山万壑,壁立千仞。所谓玉屏峰只是一块巨石,上面有许多题字。右边天都峰则是一堆直上云霄的乱石。左边的莲花峰很难看出莲花形状。黄山迎客松就在眼前。我孩童般跑近跟前,果然奇松!没有土,迎客松在巨石缝隙中生,石中长。松枝平面横向发展,不旁逸斜出,不争出人头地,像男人张开肌肉发达的双臂,拥抱前来游览的客人;松针两寸来长,紧密挨着,像男人的平顶头,健美而强壮。迎客松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整齐的平面,有着军人的气质。它生于险境,无所畏惧,黄山迎客松是松树中的伟丈夫。迎客松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写着“岱宗逊色”,或许这不是迎客松的本意,迎客松虽鼎鼎大名,但是与泰山却各有千秋。黄山石美。乳白色的。像美人出浴,肌肤洁白而圆润。云雾不时从上面飘过,更增添神秘感。硕大的巨石不知是哪路神仙宝剑勾画出几缕纹路,顽强的迎客松见缝插针,乳白中配上绿色,图案更加动人。石头奇形怪状,巧夺天工。远远望去,有的像探头探脑老鼠,又像乌龟;几块长而尖的石块在一起挤眉弄眼,活像伸颈侧目的小学生。大的巨无霸,小的小巧玲珑。“龟鱼图”、“狗头石”、“龟兔赛跑石”, 还有“猪八戒照镜子”。谁给起的名儿?“飞来石”确实像天外来客,独立一体,不与外界粘连,美。有些石头乍一看,像年久失修的房子,好象快要掉下去似的,让人担心。望处光明顶上的石头如瀑布,一圈一圈的,别有天地。很多人拍照。导游要我们“大景不放过,小景不留恋。” 也只能如此,那么多景一双眼看得过来吗?上厕所后登莲花峰。山不高,也不陡峭。导游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其实,黄山处处是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景由心生,因人而异。从索道上看动态美,从玉屏楼上看莲花峰山景,最美的不是栩栩如生的朵朵莲花,而是莲花峰山旁边的几块石头。乳白色的,浑然一体。生机勃勃,真的好美啊,美得令人动心。黄山是一面现实的镜子,照出穷人富人。穷人拎个袋子或背个包,里面是吃的喝的。富人拿个相机和钱包。200来斤的大胖子挎着照相机,拿着超大型钱包,坐在竹轿内,压得竹轿吱吱嘎嘎的响。那肯定是房地产开发商,时代造就的名副其实的剥削阶级。喊着“借光”,膝盖上戴护膝的轿夫是真正穷苦的劳动人民,抬一趟760元。云雾画出了另一个黄山!出莲花峰迎面而来的是黄山云雾。云雾从天边冒出来,从山坡底下钻出来,涌向山峰,轻若烟尘,飘浮着,像一阵浓烟弥漫,飘飘荡荡,隐隐约约。转眼青山黛石不见踪影,恍若仙境,让人浮想联翩。光明顶并不难上,难的是等人。人流的堵塞比上海堵车还甚。十来米的路程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一分钟走不了一步。但又不能坐下,只能眼睁睁地干耗着体力。开始路能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等到“一线天”,仅能够容一人通过。后边有小孩说“胖子也不去!”全部是石头凿成台阶制作扶手。光明顶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顶上有一大大的圆球,或许,它是光明顶的形象特征吧。人头攒动,到处是拍照的人。站在光明顶上,“一览众山小”。脚下蓝天白云,青松黛石,人在画中游。只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下山不走回头路。起雾了。黄山说变就变。刚刚晴空万里,转眼云蒸霞蔚黑沉沉一片,只有乳白色的山石隐约可见。途经“梦笔生花”,有雾看不见。 传说,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看不见就看不见吧。我不可能痴心妄想有生花妙笔。“黄山黑虎松”倒是眼见为实,有几分像草书的虎字。我没停下来,黄山景观实在太多。景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看得过来么?接着是上山下山。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开始大家还谈笑风生,渐渐有人停下来坐着喝水,吃东西。有人喊难,膝关节疼。我们家老人说“寸步路”——每下一个台阶都要用劲。步子慢了。沿途有人停。而黄山挑夫却是源源不断,一问,每担100元,比我一天工资少一点。有两个老外笑着跑着下山,英国人,在南京教书。他们不坐轿,体力、意志都比中国人强。黄山身价百倍。军人、警察时常出现。黄山门票230,索道80,玉屏楼的一盒快餐是30元,分量只有平时的一半,一瓶矿泉水10元,一根黄瓜10元,八宝粥20元,玉米8元。光明顶一盒快餐是45元。山腰10元两根黄瓜,接着只要10元三根。据说3号那天4万多人上山,等索道5~6小时,4号不足上山3万人。黄山是变化的。(2011.10.11)(2017/11/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旅游散记】19、感受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