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快乐狗窝 回家(117)
133、快乐狗窝回家(117)石普水每天上午我都会来到学校。路上碰见我的熟人都说“上班啊?”“上班。”我应和着。我在学校有一间房子。只是我的房间一般不大扫地,至多一星期打扫一次,而且很不彻底。咋一走进来,好像好久没有人住似的。电脑上沾满灰尘,桌上、床上堆满书报,凌乱不堪,实在有辱斯文。妻有时来帮我打扫一番,说,“你这是狗窝!”我不争辩,也不屑争辩。笑眯眯的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十二分虚心的诚恳地接受妻的批评。但是,后来我仍然我行我素,房间依然像狗窝。其实我不是一个邋里邋遢的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实说,我也不希望房里像狗窝,也想一尘不染,工工整整,漂漂亮亮。我不是没有时间打扫房间,但是没有打扫房间的积极性。我是这间新房的第一任主人。刚开始我把房间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由于房间包工头在浇水泥地面平时没有及时浇水,扫地时反而把灰尘弄得满屋子到处都是,适得其反,扫地不如不扫。好心办坏事,何苦。于是乎,我干脆不打扫,眼不见为净,房里反而没有灰尘了。习惯成自然,后来干脆不扫了。结果闹出眼下这个结局,成了狗窝。狗窝就狗窝吧,反正我每天在学校时间不过几个小时,而且很少有人光顾寒舍的。至于桌上、床上到处都是报纸书籍,也有难言之隐。我主观上也曾经想给自己一个卫生、整洁的环境,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曾经把被条折叠得整整齐齐,把书报按照内容分门别类放在相关盒子里。但是,当我写文章急着要找资料用时,却众里寻他千百度,千呼万唤都找不出来。开始我还以为弄丢了呢,谁知不需要时,却发现它们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你怎么不说话呢?我不禁埋怨起来。你可知道我当时多么需要你吗?书报却是一言不发,它不知道交流。我这才发现自己老了,平常丢三落四,记忆明显衰退,大概这就是所谓老年综合症。我自己骂自己死心落魂。然而,又无可奈何。大脑是爹妈给的,聪明愚钝是客观的,有什么办法?虽然通过锻炼可以延缓衰老,但是却不能阻止衰老。奈何!“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扫地是能做到的,阻止衰老却是不可能的。罢了,顺其自然吧。我也倚老卖老。几天前,一个几年不见面的熟人问我:“退休好几年了吧?”差不多。我含糊其辞不置可否。虽然我今年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但是衰老写在我脸上,你能狡辩么?好在,没有人跟我追究较真,也没有人说我是改了年龄。千恩万谢!吃一回亏学一回乖。与其吃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倒不如随便放在桌上、床上,要用时还能按图索骥。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电视里看到一段尼克松评价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话。 “蒋介石的智慧乃是小智,是一种为个人生存意志而忙的不自由的智慧,而毛泽东的智慧则是大智,是一种超然于个人生存意志之外的自由的智慧。因而蒋介石显得紧张、拘谨、神经过敏,毛泽东则显得大方、潇洒、从容不迫。” “毛有一种轻松的无所顾忌的幽默感;蒋在我与他的几次会见中从未讲过任何幽默话”“ 毛的书法潇洒,字写得龙飞凤舞毫无拘束;蒋的书法拘谨,字写得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甚至,毛泽东坐时自然,怎么舒服怎么坐,蒋介石则正襟危坐,“坐如钟”;打仗蒋介石照搬兵书战册,毛泽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我醍醐灌顶,一时似乎大喜过望。狗窝就狗窝吧。早晨在家散步,吃粥后一般10点钟到学校,不用签到,没有人管我,我也不管人。我在狗窝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逍遥。我的狗窝里有一瓶开水,有一台电脑。每天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茶,品尝着岳西翠兰的氤氲芬芳,顿时觉得精神抖擞,仿佛生活里也无比甜美芳香。然后上网,到新浪、网易、教育人博客、博客日报、宿松论坛、安全教育博客转转,逛逛,看看哪些朋友光顾过,有留言、评论就回复,并且回访。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我很少主动出击。下午,我写博客。我的狗窝里有一张床,有一分报纸。中午饭后,我在走廊里散步,然后到床上午睡,翻翻书,看看报,报纸是我的催眠曲,不知不觉睡着了,睡得香甜,睡得自在。一觉醒来,老师们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我的狗窝外面是一条走廊。一般一节课时间我都在走廊里散步,来来往往,消息一会——这叫劳逸结合。在走廊我跟老师们说说笑笑,“饭后百步走”。能不能活到九十九,我不知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的狗窝外面经常有孩子们上上下下,见了我都说“老师好!”老师老了,但是优哉游哉的日子也的确好过。我的狗窝,快乐的狗窝!(2014.3.5)2017/1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