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昨日立冬 ——回家(138)
151、昨日立冬——回家(138)石普水昨日立冬。农谚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这就是说,立冬这一天的天气对整个冬天季节的天气影响都很大。立冬这天没有雨,但是这天我轧红薯粉忙了大半天,不知是否忙一个冬天。“天晴百日无厌”,喜欢晴天是人之常情。天气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万物生长靠太阳。晴天人的心情开朗,接连下了几天雨,人的心情都无端的抑郁憋闷。前天下午天下着雨,虽然不大,但是阴沉沉的天气烘托着抑郁气氛,让人受不了。那感觉仿佛到人家做客,主人阴沉着脸,看上去好像不欢迎似的,心情是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的。何况,洗红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活动本身就很拘谨,长时间单调地重复着一种机械运动更加枯燥无味。洗红薯用自来水,把红薯倒进脚盆里,水龙头在放水,人用原来车水的“拐子”戳着红薯,红薯在水里翻滚,互相撞击,灰尘、泥土、沙子,被水冲洗干净。接着还要把红薯捞上来,用刀把两头削去,把长得发泽的缝里泥土雕干净,把“沙虫”“吃”过的红薯削皮。削干净以后还要再清洗一次。风呼呼地吹,水哗啦啦地流,红薯一兜子一兜子的洗,洗干净的红薯有多少?没有称,反正家里地上都是干干净净的红薯。早晨第一次没有散步,做着头天没有做完的单调枯燥的工作。本来是打算分两次洗红薯粉的。地里还有一点红薯没有挖,家里还有一点没有洗,准备跟下次一块轧粉。但是,傍晚妻到屋后人家玩时,看见她家有现成的塑料桶。所以我临时决定,把剩下的红薯索性一块洗了轧。把四兜子红薯洗干净,我才去散步。仅仅走到白门楼就回来了,来回仅两公里路。轧了6桶红薯渣。洗红薯粉也枯燥而且单调。把清水放到红薯渣里,搅拌均匀倒进袋子里,然后又冲一次水,让红薯淀粉洗进水里,再把渣倒掉。这种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活儿,妻却说我做得不到位。我没有接受批评,申辩了,还嘴了。结果妻闹别扭了,一上午我们都不说话。我负责把红薯渣搅拌均匀,两把椅子,来回都是坐着。虽然不是累人的重活,但是心里感觉别扭。一直到下午1点钟,好容易才把红薯洗完。如释重负。下午没事。吃完饭睡午觉,但是没有睡着。3点多钟磨磨蹭蹭地来到学校,到博客、QQ空间里逛一逛。门庭冷落,博客里也是阴雨天。看了一会,没有兴趣,回家了。晚上,妻炒了红薯粉圆子。过去我们晚上经常炒红薯粉圆子的。那种有一点壳,加一点酱油和大蒜炒的红薯粉圆子,吃起来香喷喷的又有点鲜味,我非常喜欢。小时候家里穷,夜里炒红薯粉圆子的时候,我都瞪大眼睛围在灶旁边看着,甚至迫不及待的从母亲的刀下拉一点。那种有壳的边缘地方,最合我的口味,香而且甜,我吃得津津有味。小时候的这种口味,影响了我的一生。如今老了,依然喜欢吃红薯粉圆子,吃那种有点薄薄的壳,用酱油炒的——最好有一点肉的红薯粉圆子。平常酒席上,只要看见红薯粉圆子,我都会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美滋滋的吃着从小喜欢的至爱美味。这几天一直关心天气预报。上网查,天天有雨。妻说网上的天气预报不准。晚上看电视,安庆台、中央台、九江台的我留心都看,还是雨。之所以关心天气预报,是因为我还要切红薯角。一年里,我与妻天天早晨吃粥,吃粥必须有红薯,或者晒干的红薯角。今天还是阴天。早晨起床,我首先把昨天洗红薯粉的上面水舀干净,底下就是白白净净的红薯粉了。散步路上碰见好几个轧红薯粉的机子。啊,如今真的机械化了。想当初,不叫轧红薯粉,而是叫“cang红薯”。那个叫做“cang缸”的家伙就是那时盛放粮食的缸,四周划有尖尖的“齿”,恐怕如今也进了历史博物馆。人站在缸边,弯下腰,臀部下缀,手拿着红薯,用力在“cang缸”的“齿”上来回磨着,红薯渣就是这样磨下来的!我“cang”了几年红薯粉。上世纪70年代末,有了柴油动力轧红薯粉的机子。后来有了用电的,而且送到家门口,价格也挺便宜。如今我们洗红薯,洗红薯粉甚至也觉得难,真的是蜕化变质了。吃完粥洗衣服。上午没事,真的没有一点事。看看书,看不下去。看看院子里,柿子树光溜溜,一个柿子也没有。曾经黄灿灿,红彤彤的柿子,挺可爱的,我故意留下9个红彤彤的柿子,大红灯笼高高挂,挺漂亮的。鸟儿却趁人不注意作了美味佳肴。好像前天,看见两只灰喜鹊在树枝上旁若无人地啄着。一转眼,没有了,但是偶然还看见鸟儿来到树梢上。还想吃么?明年再来吧!没有柿子的柿子树甚至一片叶子也没有,显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橘子树却另有一番景致。叶子深色的绿,不是油光水滑的那种绿油油,橘子红彤彤,黄灿灿,那是成熟的标志。好吃!甜多于酸,味道好极了。我家橘子是好品种,而且全部都是纯天然的农家肥,没有一点化肥,也没有打农药。菜园子里青菜都是绿油油的,也有一些青菜发黄,可能前一段日子浇水过度吧。阴雨绵绵的冬日,足不出户。(2014.11.9)(立冬谨记)2017/12/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