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青山依旧在(3)——回家(160)
167、青山依旧在(3)——回家(160) 石普水我的第三个老年生活圈是石良研究会。严格地说,我不是宿松石氏族委会成员。充其量只是钺祖分会的副主编,而且是挂名的,平时开开会而已,算半路出家的。石姓在宿松是大姓,但石姓到佐坝时间比较短,人不多。我辈分小,名不见经传,而且开始修族谱时我还是在职,因为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系列宿松石氏族谱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较广,会长听说“宿松石姓有一个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网络上写石姓文章”亲自打电话请我参加这一届修谱。宿松石姓族委会十四修会长石经富,按辈份我把他叫爷爷,老家在程岭乡,锜祖桧房人。1946年生,大专文化,历任公社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区委书记、乡党委书记、县外经贸局党组书记、局长兼总经理、县农业局党组书记。他把全县石姓3万多人统一起来,修成一届完美的族谱实在不容易。会长说他是孤儿,13岁便父母双亡,只读过几年书。他白手起家,先后做过通讯员、生产队长、大队书记、公社书记、乡党委书记、农业局长、税务局长,曲折的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没有人教他怎样生活,怎样待人处世,他从小用眼观察世界,用心观察社会,他自学成才,自学成人,成为人上人。现在,他每天接送孙子上学,自己上电视大学,还有宿松县关工委工作。他是一个忙人。忙而不乱,充实而踏实。他是一个能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事事关心,处理得井井有条。还有一个石冠群,按辈分我也叫他爷爷。他是当代宿松石氏通,一本活辞典。1993年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曾任佐坝区委书记、县农林局局长、党组书记、县委委员。爷爷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爱好古典文学,离休后,经常作诗吟联,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诗文,编著的石氏《六顺世家》一书已出版发行。他阅历丰富,博闻强记,我经常向他请教宿松古往今来之事,他都娓娓道来。他有两套石姓族谱,一套宿松另一支白水世系的石姓族谱,另一套我们的老家江西菱田石姓族谱。他拿出两套石姓族谱,细细道来。宿松另一支白水世系乾隆20年(1755年)始修族谱,比我们的族谱迟修389年,我们的老家江西菱田的石姓族谱也比我们的迟得多。他们把我们的祖先移花接木到他们的族谱里,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其中是非曲直有机会我将另述之)。爷爷说他只读过几年私塾,而且是断断续续读的。他参加工作后爱读书,爱写作。他说已经开始构思写回忆录,准备分“农民世家”、“苦难童年”、“曲折经历”、“仕途沉浮”、“舞文弄墨”等几个章节来写。非常遗憾的是,石冠群爷爷去年因病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沉重。我的这个本家爷爷给我深刻的印象。他有丰富的阅历,曲折的经历,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白手起家,靠自己奋斗,成为县处级离休干部,一路走来不容易。他读书可能不很多,见识却不凡,不仅是书本的,更有人生处世的社会学。他是一本无字书。愿爷爷天堂快乐!我不止一次向会长建议:趁热打铁,修建还原当年石良的宰相府,这是宿松一个难得的文化古迹;搜集、整理有关宿松石氏的相关资料,撰写高质量的文章,编一部有关宿松石氏的专著流传后世。会长笑笑,未置可否。他是一个有心计的人。经石氏有识之士(包括我)多方奔走,去年终于达成共识:由政府出面,文广新局牵头,为石氏三世祖石良出专集。 12月20日,宿松县召开石良研究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县政协、宣传部、县文广新局、文物局、文化馆、九姑乡书记、乡长、政协文史委员、石氏族委会、社会文史爱好者30多人。为石良出专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程。石氏在宿松是大姓,仅仅次于张、吴二姓,2011年为止石氏男丁为30624人。各方面人才济济。但是真正写高质量的专门文章却不容易。这不是文学创作,不是学术论文,必须介于二者之间。首先要了解石氏历史,尤其是对石氏历史人物必须全方位的了解;其次文笔基本功要好。平常嘴里夸夸其谈的人不少,知道这方面奇闻异事的人也多多,写一篇文章、几篇文章也容易,但是,要写一本书,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在职的年轻人不可能丢下工作来写,所以会长多方面了解物色,挑选我与奎元老兄。今年5月9日石氏召开族委会。我与奎元老兄参加。会长介绍了几年来大的活动。诸如把宿松《石氏族谱》送“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这之前山东石启亚君专门给我发来短信。参加“中华石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石昌耀,跨国公司老总。撰修“石氏大同谱”,成立政法系、企业家、文化研究等四个组织。他担任石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分会会长。安徽有六安、金寨、太湖、怀远、亳州、宿松五个地方,其中太湖是我们近支,怀远、亳州则是我们分支。他还参加台湾石氏30周年祭祀。我们与黄梅石氏联系密切,宿松进士石葆元母亲墓地是黄梅县文物保护单位。吃饭时,同桌一位有年纪看上去并不很老的禧字辈,比我整整大六辈!啊啊,活祖宗! 88岁的活祖宗毫无老态,行动自如,思维活跃。老祖宗叫石煜庭,锜祖浃房人,居凿山杨福岭,1945年参加工作,1982年离休。土改以前就担任乡长,是老革命。1957年出席全国农业展览会。他说复兴地区有他一位叔叔,宿松石氏18世。同桌石建华叔叔说他们凉亭镇有28世的,我们佐坝也有这一辈。那么,我们宿松石氏在世的有整整11代人!退休了,离开学校,脱离了原来的生活圈子,我在这些老年圈子里快乐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015.5.26)(2017/12/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