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13 16:28

170、桂花飘香——回家(173)

170、桂花飘香——回家(173) 石普水 桂花开了,这是鼻子的功劳。其实我的鼻子并不灵敏,隔壁邻居院子外面浇粪臭气往往都是妻闻出来的,锅里饭香乃至开始烧焦了,也是妻最先闻出来的。但是我唯独对桂花的香味特别敏感。喜欢闻桂花的香气。严格地说不是人主观上的喜欢不喜欢,桂花那种香气扑面而来,悄悄地,轻轻地从鼻孔进入大脑,进入五脏六腑,让人兴奋,让人陶醉,让人舒坦,让人情不自禁。我想,这恰恰像烟民对香烟的没来由的嗜好,那是酒鬼对于酒难舍难分的依恋,那是赌徒对于赌场的藕断丝连,那是瘾君子对于毒品的刻骨铭心依赖,那是热恋中情人的一日三秋相思。我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唯独对于桂花情有独钟。古人对于花赋予了人性化的评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桂花呢?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古人对她有什么赞美之词。或者,桂花与莲花、牡丹、菊花,本来不是一个档次。莲花、牡丹、菊花展现给人类的是色相,让人一饱眼福。而桂花,给人的是扑鼻的芳香,是不需要通过眼睛看的,她给人一种最直接的美好的享受。桂花飘香在收获的季节。今年是一个少雨的年景。门口那口新修后深不可测的大塘,眼下,只底下有一点点浅浅的水。女人们在家里自来水下洗菜,到远远的一口塘里洗衣服,而那口塘的水居然是大包户从水库里抽上来的。我家院子里那口水凼也早已没有水,四周那些叫不上名字的绿油油的青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尽管少雨,今年农作物仍然收成很好。花生产量高,粒粒饱满。只是价格不高,癟的,1.8元一斤,粒粒饱满的也不到3元。芝麻产量也高,我大约四分地,收获了五十多斤黑芝麻。芝麻今年价格好,目前门口小贩价格是7.2元一斤。芝麻生长期短,前后三个月功夫,只要几场雨就能够成功。它不要很多雨,尤其是不要太大的暴风雨,关键是恰到好处的细雨。种棉花的人不多,价格低,门口小贩2.7元钱一斤,老农民们觉得不划算。桂花飘香在美好的季节。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看上去舒服。天气不冷不热,没有蚊子,没有苍蝇,生活舒服。不必担心春天气候反复无常的倒春寒,不必担心夏天的潮湿和说来就来的大风暴,不必害怕冬天里刺骨的寒风。秋天是适宜人类生存生活的最好季节。桂花飘香的日子,我解甲归田,成了名副其实的石屋人。早晨起来给妻洗锅洗灶。散步往下走,不经过学校。省下跟老师家长打招呼,尤其是家长们反复的“上学吧” ?退休了,学校是我曾经的工作单位。我正如出嫁的女儿,如今成了娘家 。散步回家一碗吃一燕麦片,接着洗衣服。早饭后,第一件事是给妻推手。有没有用?妻说,有一点用。“有一点”就好!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能有一点我就谢天谢地,就有成就感。妻出去跟屋里老年人坐,聊天,永无休止的唠嗑。我躺在床上看看书,不知不觉睡着了。午饭后,还给妻推手,妻不知不觉睡着了。大约2点钟左右,泡一杯茶,打开电脑,坐下来写博客。这一段时间主要时间精力都在搞“全国教育工作者众筹一本书” 征文活动 。喜欢这种活动。以前曾经多次参加过“中国教育人博客征文”活动,获得两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圣人说“老年戒贪” ,我不企图得什么大奖。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但是通过参加征文活动而写文章,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然而,现在我望而生畏,迷途知返。这种活动规则提醒了我,要想获奖太难了。其一:“作品入围:凡是大众评委评论分数累计达到500分(计分规则:1个真实用 户对文章的评论等于10分)的作品皆可入围。”此话怎讲?就是说要想一等奖,那么这篇文章必须有100个“真实用 户对文章的评论” ,(计分规则:1个真实用户对文章的评论等于10分)。你能够让100个人为你注册写评论吗?其二:“大众评委评论分数达到三等奖及以上奖项评选资格的作品均可参与人气奖评选” 。这里的“ 人气奖”就是点击率,也就是阅读量。这是必须的,但是这里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自己看不到,这就有暗箱操作的嫌疑。不好玩。我退出江湖,整理原来的博客文章。我从“博客跋涉”开始。按照时间先后修改之类文章,有时候孤芳自赏,其乐无穷。下午5点钟左右出门割柴。妻说,不割柴,今年柴不好,而且前不久卖树,前后都是树枝树桠。我还是去割。年纪一年比一年老,少割一点,什么都有一个过程。权当玩玩吧。6点钟左右割柴回家,散步半小时。晚饭后看电视,10点钟以后睡觉。打开窗户,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好!(2015.9.20.)2017/12/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70、桂花飘香——回家(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