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26 16:44

235、回家(22)——享受生活(2)

235、回家(22)——享受生活(2)石普水吃完粥我上午到学校“上班”,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厦春秋”。我先到四个博客上逛逛,看有没有朋友光顾寒舍。然后回复、回访。泡一杯茶,我开始写博客。已经写了600多篇,一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都是我的素材。报纸不时发表几篇豆腐块散文随笔,《教育文汇》今年发表了六篇教育文章,《宿松古今纵览》、县文化馆刊登了几篇民俗文字。我不图那百十块钱的稿费,不追求名利,惟求快乐而已。我写博客信马由缰,畅所欲言,无所拘束。网络无边无际,朋友日新月异。江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与我通话联系,要访问我,自觉惶恐;广西、贵州石姓同胞联系我,求证他们一支石氏的来龙去脉。我无事找事。“我感觉您的文笔非常好。”一位编辑留言;“您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带来的文章都很有影响力,我是您的忠实的学徒!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向老师送去真诚的祝福,祝您及全家节日快!”一位市教研员发评论;“这文章,堪称一绝。”海外马来西亚朋友给力;“你的博文我差不多都看了,都很有吸引力的,不管是“地方文化”的,“教育感悟”的,还是关于人生感悟的,我都看了,我是在无意中看到你的博文的,一下子让我吸引了。我想只有您这样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人和有独特见解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佩服。太佩服石老师您了!看了你一系列的文章,我深受震撼,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朴实真挚,值得我学习”;“上次看了你关于家乡龙湖的文章,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这种追本溯源的精神非常人能比”;“很高兴认识你,老师。我叫×××,90后,辽宁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家在千岭乡平岗村”;“您是我最敬重的教师。也许是职业的相通,也许是追求的一致,我对您一直敬佩不已!从我的圈子创办以来,您一直鼓励、关心着我,从您的身上学到了无价的知识,真心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石老师!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早晚有退下来的那一天,不要灰心,您永远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永远拥有无数个学生,您的成绩,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送给您几个称呼吧!您永远是红烛,园丁,奠基石,人梯……”博客是我的茴香豆,我孔乙己般炫耀着,快乐着。“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孩童时什么都不懂,无忧无虑,很快乐;中年的我还什么都不懂,也很快乐。难得一个好心态,天天快乐,自寻其乐。人生的任务基本都完成了,世事也基本看透了,老顽童了,不再雄心勃勃,衣食无忧,亦懂得珍惜自己,还有什么不快乐呢?可以不上班了我却天天去学校。喜欢开会,喜欢听新闻,喜欢听年轻人的欢声笑语,分享人际温暖。人各有志。喜欢写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情趣,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津津乐道,娓娓道来,偶尔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几句新词,几句佳句,美滋滋的。一种满足,一种快乐,一种创造,一种享受。这些与牌桌上赢钱,与官场上阿谀奉承,与酒桌上畅怀痛饮,自是不可同日而语。饭后睡一觉,下午继续着我的博客事业。四点以后回家,5:25看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这是一个好节目,学习医学基本知识,养生基本知识。 院子里养了几只鸭子,吃的是菜叶子,红薯、萝卜,还有一点孩子们倒的剩饭。不仅仅是为了纯天然绿色食品,更为嘎嘎的欢叫声给小院添加生气,添加欢乐。有生命就有生气,冬天里的小院不可太冷静。老家热水大大的有。屋后树叶层出不穷,山上松毛也随风飘落。早晨一盆热水洗脸泡衣,热水洗衣不冷。晚上一盆热水洗澡,洗脚时旁边放一个热水瓶,水温低了又加热水。热水泡脚。闭目养神,左右手相互按摩脚底涌泉穴。洗完澡精神抖擞,吃着原味葵花籽看电视,也手不停脚不住,做一套广播体操、颈操,活动腰腿。 给生命加力,与疾病抗争。每天都是阳光灿烂。博客里每日都有朋友们串门子,每几日都换博文,电视剧每日都播放着新节目,只是,它不都是源自生活;只是,我每日穿的衣服都是原的。没破,只是旧了一点,跟我几年了,敝帚后珍,我舍不得扔掉。况且,它比我还老么?社会还没有抛弃我呢。偶尔兴致高时,我还呷一点小酒,闭上眼睛,香气从嘴唇跑到肠胃,好香!生活里到处都有香气。享受生活,享受快乐,忘乎所以。(2011.12.6)(1695(2017/12/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35、回家(22)——享受生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