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28 14:43

258、回家(44)

258、回家(44)石普水从6月26日一直到7月12日,天天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6度左右。我每天晚上到时都习惯的关心着天气预报。农民靠天吃饭。烈日当空的日子,我在家赤着上身,穿着裤衩,地上不再出水了,屋后林子里吹来阵阵凉风,挺舒服的。看看书,翻翻报纸,不一会就睡着了。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十二个风暴赶个秋”。12日夜晚,好大的风啊,树林子里响,窗户响,楼房也响。呼啦啦,沙沙沙,狂风夹着雷电,气势汹汹,铺天盖地,难得一个风暴。“过龙”——龙卷风。雨不大,难得风暴后的凉爽。早晨散步,我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去龙湖的路。几天没来这里了,竟然有故地重游老友重逢之感。亲切,惬意,脚步轻快。很快走进了杨树林。夏天的杨树林是一片新天地,是清王朝帝王爷们的避暑山庄,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夏天的杨树叶子哗啦啦,不是秋风扫落叶的沙沙沙。柔情似水,风情万种。鸟儿活蹦乱跳,没心没肺。没有忧伤,没有烦恼,天天歌唱,吱吱吱,喳喳喳,啁啁啁,呀呀呀。亲爱的鸟儿们,什么时候我能有你们的如此心胸?路中间裂了一条大缝。半个多月没有下雨,连续高温,天旱的。走在杨树林里心情舒畅,步履轻快。看荒的虞老头子死了,据说是在人家喝酒回来死的,难得的好归宿。没有痛苦,没有折磨,一声不响地,悄无声息的死了,多好!瘦子走了,给弟弟养鸭去了。杨树林里数以亿计的蚊子,现在咬谁去?曾几何时,他们身上那红红的斑斑块块的伤痕,都是蚊子们的杰作。白鹭还在田埂上装腔作势,“雨剁姑姑”还在拼命叫唤。杨树依然横竖成行,整整齐齐,精神抖擞,看上去赏心悦目。龙湖里水不多,蒿叶已经发黄。湖水很清,一条小船在里面慢慢地,一起一伏地摇着。享受着一个人的宁静。宁静以致远。没有纷扰,自由自在地行走。海阔天空地遐想,无所顾忌,无需掩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比神仙还无拘无束。谁能进入这种境界?当官的,种田的,经商的,房地产的,谁有这种体验?除了庄子,就是我。走出杨树林,四辆摩托车,两台手扶拖拉机,田间传出女人高分贝的嗓音,欢笑不断。男女一块打工也是快乐的。心态决定健康。老同学夫妻俩在打药水。他们插了20多亩水稻,一亩农药40多元,“说什么虫都治可能么?”他们儿子不争气,一个患病,一个乱搞,不认真挣钱。晚上看到电视剧,一句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那些孙子们’的。”啊,比伟人说的还入木三分!“孙子们”都是些八旗子弟。妻睡着了。风轻轻地吹,我换台看“海峡两岸”,看“今日关注”。这一类政治节目我只看,不想,想了也不敢说。“钓鱼岛”、“黄岩岛”,牵动亿万中国人的心。无限感慨。中国是一块肥肉,大国,小国,谁都想来一口;一块唐僧肉,大妖,小妖,谁都想来一块。我泱泱大国,打赢了,“岁币”、“割地”算是“赏赐”;打不赢,割地赔款求和,祖宗们有的是先例。“和为贵”。小日本,对中国磨刀霍霍,他对不堪一击的手下败将直言不讳;不入流的菲律宾对中国也虎视眈眈。中日难免一战!“俄罗斯国土虽大,但没有一寸多余的!”掷地有声!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汪精卫的子孙?有多少协皇军?中国,龙的传人,什么时候挺起你的脊梁?中国人,什么时候扬眉吐气?(7月12日)(1346)(草稿)(2017/12/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58、回家(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