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12-29 16:35

268、聚会——回家(55)

268、聚会——回家(55) 石普水8月22日下午,我在写博客。手机响了,一个新号码,接通,“石老师,您好!我是志根。保国回来了,晚上请你和同学们到县里一块聚聚。”同学聚会来请老师参加,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不一会,手机又响了。“石老师,我到了。”出门一看,果然是王志根,还是圆圆的脸,滴溜溜的眼睛,没有变。只是,当初的小不点如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男人;当初,上学走来走去,如今从小车中走进走出。小车身上一行字“太平洋保险公司”。他掏出香烟给我,我不会。走到王岭,志根又打电话联系了两个人,都是我两个教书的学生。小车一直开到宿松孚玉西路停下来,抬头看见门牌“宿松县太平洋保险公司”,志根下车开门提出一箱酒。“你是老总?”我问。志根笑着点点头。这世界上的人啊,变化太快了。志根初一时字写得又小又丑,我教美术课却不会画画,每节课教他们写一黑板字。几年下来,志根的字突飞猛进,已入书法系列的境界。曾经听他父亲说读高中时与女孩谈恋爱,是否属实,没有考证。但以他的聪明却没有考上大学,说不定与此有关。后来他做过村干部,自学考取律师资格。这之前我只知道他是律师。志根说他六年前去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我上网搜索,“核准王志根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宿松支公司经理任职资格”,时间是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我们来到宿松唯一星级酒店安瑞大酒店三楼,孚玉厅,一个大包间。刚坐下,来人了。第一个进来的是南京大学副教授洪宏,读初中时叫洪保国。还是一张娃娃脸,大眼睛,弯弯的眉毛,一点没变,只是脸黑了。他依然叫我石老师,这声音听了整整三年,亲切,熟悉。身材没有长高,声调没变,还是当年那般音色带点磁性,好听。初中三年,他一直做学习委员兼语文科代表。他学习非常用功,成绩特别优秀,尤其是语文基本功扎实。每次考试改卷时,我都是先找到他的试卷做样卷,我跟他拼音不同才去查字典核对,而且往往是他的对。保国在家中是最小的孩子,老父亲无力供他读书。但是他与书有缘,酷爱读书,痴迷于读书。读高中,读大学,往往都是老父亲东挪西借来学费,生活费仅只能够买饭而已,他吃着家中带去的咸菜却津津有味。或许,他的身材不高是因为营养不良吧。一个农村的孩子立足城市,单枪匹马打天下,成为大学教授,靠什么?只有保国知道。我感慨着。人陆续来了。跟年轻人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充满青春活力。一个16人的大包间。喝酒时志根做东,我与保国坐在左右。保国的三个姐夫、表兄,当年的数学、英语老师,志根的妻子、儿子、兄弟、侄女,同学都来了,满满一堂佐坝佬。敬酒,说笑话,开玩笑,插科打诨,谈笑风生,气氛活跃。我高血压、高血糖,本来是不能喝酒的,保国平时也不大喝酒,但是经不住你敬我劝,你来我往,也喝了不少酒。尤其是“打的”——下席来向我敬酒,并说,“老师只举一下杯就行!”什么老师,我当他们老师是1984——1987年,都是中华民国年间的陈年往事。20多年过去了,难得他们还记得当年的老师。那时我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动不动就对他们训斥,批评,责骂,甚至打。多少粗暴,多少遗憾,他们都不记得了。时间抹去了老师的不是,带来的都是美好的回忆。我也一饮而尽。情感都在酒中。(2012.8.30)(1286)(2)(2017/12/29)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68、聚会——回家(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