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农村老人拿广告——回家(101)
286、农村老人拿广告——回家(101)石普水农村老人拿广告积极性非常高。早晨我在散步,早早地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们甚至柱着拐杖都呼朋引伴地去拿广告。络绎不绝,路上见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久违的面孔。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时间倒退40多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的大队经常开群众大会。上面的干部唾沫横飞地宣传党中央文件,下面男人们一个接一个悠闲地吸着黄烟,女人们则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无休无止地小声交谈着。如今农村不开会了,老邻居们都老死不相往来。难得“拿广告” 的给老人们创造了一个见面的机会。老人们真的都“老了” 。夕阳并不那么无限好,但是他们都明显地已经近黄昏。卖广告的开始是讲普通话的外地人,像旅游购物似的宣传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唾沫横飞,慷慨激昂。老人们蠢蠢欲动,几个大胆的买回来,第二天卖广告的又把钱全部退给他们。这样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呼朋引伴,于是拿广告的更多了,买高科技产品的也更多了。一次,两次,最后一次,卖广告的再也没有把钱退回来。屋里婶娘们买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高压锅呀、豆浆机呀,等等,买来了便宜又健康实用的高科技产品,开始兴高采烈,津津乐道,但是回家就后悔了。她们自己不会用,儿子媳妇不要她们的。有人甚至偷偷放在床底下,不敢拿出来给儿子媳妇看,怕儿子媳妇骂她乱用钱。拿广告的人们仍然成群结队。有看新鲜的,有看热闹的,有光拿不买的,每天拿回膏药、筷子、锅铲、脸盆、塑料桶等等五花八门赠品。妻也乐此不倦。每天都煞有介事地去拿广告。家里仅仅筷子就有七双,膏药若干,锅铲两个,脸盆一个。不过,妻是一个真正的看客,只是仅仅买了一个毛主席像章,第二天毛主席保佑,还真的退钱了。隔壁邻居每天农活忙得昏天黑地,日日夜夜不得空闲。但是,买广告的来了,她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去拿广告,并且兴致勃勃地买回了高科技产品。不过回来就懊悔不已。虽然懊悔,但是不长记性,有拿广告的她一定必去,有时还把小学读书的孙女也带去。卖广告的何等人也,走南闯北什么人没有见过?说小孩不给赠品。第二天不知她怎么做工作,竟然把大学生孙女带去,兴高采烈地拿回两份赠品,——三张膏药。有一张据说是别人不要,丢掉的。她捡了来,脸上笑开了花,仿佛捡了大便宜。我依然故我,每天机械地重复着三件事,散步、洗衣、写博客。早晨散步一个半小时,来回十来里路,风雨不避,刻板而有规律。熟人问我“不难走?”习惯成自然,不难。我像老女人们拿广告似的,兴致勃勃,精神抖擞。上午天天到学校“上班” ,关门上网写博客。不是创作,不开网店赚钱,没有功利性。没有目标,东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东扯西拉,四不像却自我陶醉,沾沾自喜。下午4点以后回家,太阳不晒人了,换上件旧衣服出去做点农活。芝麻、绿豆、荞麦、花生、红薯、甚至割柴,有人当面说我不该“你割柴有失身份。”狗屁,什么身份,我从小就是农民。太阳落山就回家,或者感觉累了也回家。我劳逸结合。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不在乎人们怎么说,只求心安理得。我做事有我的原则,不感到劳累,不感到枯燥,不感到厌倦,孤芳自赏,津津乐道。今年是一个干旱年景,眼下天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只是这“艳阳”有一点贬义。院子里白菜有气无力,垂头丧气。早晨洗衣服的水我都拿去浇菜,一举两得,我提水,妻浇园。浇水后,白菜精神抖擞,辣椒、茄子、空心菜、丝瓜叶子舒展开来,我兴高采烈。我可以老气横秋,菜园子必须朝气蓬勃。艳阳高照让油菜秧也垂头丧气,于是我拿个洒水壶去给油菜秧洒水,把水轻轻地均匀地洒在油菜秧上,像下小雨似的,仿佛看见油菜苗向我表示感谢,想象着油菜花开金黄一片,油菜角凹凹凸凸,菜油芳香扑鼻。每天下午我回家时妻差不多也回家。妻在看屋里人打麻将。打麻将也有故事的,哪天闲下来再讲。(2013.10、12)(1399)(2018/1/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