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山下 发表于 2018-1-8 22:28

小寒大寒 杀猪过年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王宇平
清晨,寒风料峭、冷雨飘飘,虽然穿着冬衣棉裤,上班路上仍感寒风刺骨,猛然记起,今日已是“小寒”节气,而且进入“二九”第六天了,俗话说:“一九二九,逢人不能出手”,说的就是一个“冷”字吧?
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两个节气,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往往都在这两个气节之间。民间有一种说法:“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这让我想起了儿时家乡农村杀年猪的事儿来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一般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到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或出卖,兑换点钱准备年货,或为孩子准备学费,多余添几件新衣服。进入腊月,大部分人家要杀年猪,这在一般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几乎相当于过节。那时一年吃不了几回肉,只有等到年节才有机会解解馋。记得进入寒冬腊月,我们就惦记着杀猪的事儿了。大人们则早早商量着由谁操刀了,因为杀年猪是一件大事儿,好像家乡每个村落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这些“专业”屠夫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他们会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取其用的。当然,对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猪的主人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作为酬资,屠夫往往也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那时每到杀年猪的时候,家乡到处都洋溢着过节的快乐。一户杀猪,全村人都赶来围观,孩子们更是兴奋。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屠夫鼓气、开膛、剥皮;而屠夫们也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脬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
杀年猪虽说是为了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半卖半送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居,然后把自己留下的部分依年节时所需用猪皮裹好,保存起来,春节需要时则割下一块,供大家实用……。
如今,吃肉已经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儿了,不管城里还是乡村,到处都有猪肉出售,走几步就有一个卖猪肉的屠凳。但这些猪肉无论如何也没有我儿时吃的肉香,也许是大批肉猪饲养方式不一样吧?也许是我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肉吃得多了,没有了那种对肉食的渴望?不管怎样,我仍十分怀念儿时故乡杀年猪的事儿……。


浪里白蛇 发表于 2018-1-11 07:15

怀念儿时{:5_1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寒大寒 杀猪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