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1-20 12:44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爱为先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爱为先。一念心起,分明善恶,便是起心,是谓之生。产生以善制恶,以恶制善,半恶半善,称为兼而言之,谓之兼言,兼言则是生生。生而灭,灭而生,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有了结。没有了结,七嘴八舌,噪起凡尘无数,哪有六根清净?必有一法可以止,何法?曰:不可说是法。于是法虽有生灭,道理则不是以生灭本身的依据,而是以所处的必然条件为依据,所以说,法本无言。既然法本无言,则不可说,不可言。由此推而广之,生不生,不可言;不生生,不可言;不生不生,不可言。总之,法本无言,故不可说也。佛学一个“忍”,初为不起心,属于不生,不生,不知善恶。说他不知善恶,谓不孝。错!何以错,法本无言,不可说。因为他才于初啊。人之初性本善啊。“忍”继而属于不兼言,不以一个善恶的标准指导行为准则,不生生。说他不懂人事,谓不忠。错!何以错?法本无言,不可说。因为一定是有其他原因,实现不了。“忍”继而属于既不兼言,也无起心,返老还童。不止乞讨,还要靠他人乞讨来供养。说他废而无用,老来无人情,谓不仁。错!何以错?法本无言,不可说。因为老来,比“忍”之初,更为难,。忍到无可忍,生不生,就是无过,无过没有人说。说他不好就错!说无过谓不忠不孝不仁。错!何以错?法本无言,不可说。因为无过还不比无功,有道是无功就是有过。而无过,必有爱。心的呼唤,爱的奉献,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不可说,必可以免了生。于是嗔痴贪全都免了。则人可以无过。无过者,出力不需要讨好,以为尽人事。忠不要功名,孝不要酬劳,仁不要回报,爱不要补偿。然而忠孝仁,不是人人都尽有机会的,而爱的机会多多。所以应该提倡爱。爱可以传导,使有机会的人实现忠孝仁。则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爱为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爱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