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60、锤炼优质(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3天的辛勤劳动,熊凤林老师终于取得市化学优质课评选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安庆市化学优质课一等奖,——仅次于桐城市实验中学张嫒。 一举成名,皆大欢喜。熊老师说,她来佐坝中学今年是第三个年头,学校的团结融洽让她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学校老师的奋力拼搏给了她前进的动力。去年她摔伤不幸住院,佐坝中学对她的关爱让她感动。今天,学校给她创造条件让她去上优质课,取得了成功,她知道自己仅仅是开始,“活到老学到老”,发奋工作,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提高教学水平。她从内心心存感激,惟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报答学校。 “洞中方七日,世上一千年。”熊老师说,一个多月她很累但很充实,收获的不仅只是一个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她思路开阔了,有自己全新的感悟:老师要善于放权,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掌握好主导权,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猜想——师生共同实验——民主得出结论。克服以前僵化程式化的枯燥乏味的、缺乏激情四射跳跃性的、缺少个性的教学。 理化教研组长沈春泉是安庆市模范教师,宿松县化学学科带头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技能竞赛三等奖获得者。他的教学有三个特点,一个是稳扎稳打。这节课内容学生没搞懂,决不上第二节,象爬山走路,第一步没踩稳决不迈第二步。第二是让所有学生参与。他不歧视差生,他对学生说化学最好学,他打包票全部学生都能学好化学,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他的一个学生六门学科都不及格,而化学却考了高分。这给我们有益启示和借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三是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说话,发动学生讨论,思索,让课堂气氛活跃。 锤炼优质,获得一张奖状,轻飘飘又沉甸甸,含金量极其丰富。三位专家功不可没,没有县教育局杨主任办实事,办真事,深入基层,就算熊老师再有天赋也会埋没在穷乡僻壤中。 我们再一次感谢教育局教研室领导。 陈校长和黎校长两位专家,高瞻远瞩点石成金,技高一筹,没有他们三位的手把手教,语重心长的指导,三年教龄的农村教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飞猛进。 他们是真正的名师。 锤炼优质,一张奖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佐中人的精神写照。佐坝初中是地处皖西南边陲,是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这里虽有丰富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但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师资缺乏,一段时间拔高使用中师学历的教师,缺乏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更缺乏领头雁骨干教师。。佐坝初中是农村初中,条件简陋,教师在教室里办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今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支部明确提出目标: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一流强校。 “一流强校” 不是空洞口号,我们实施科研兴校。06年在佐坝乡第一个申报“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科研课题,并成功结题。09年申报语文课科研课题,今年正申报外语市级科研课题,让佐坝初中插上科研的翅膀。借科研东风,正在朝的目标昂首阔步向前。 “一流强校” 不是空洞口号,我们在搞打造名师工程。分不来名师,我们自己动手,打造名师。在若干年前,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有些学校怕花钱听课培训,我们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取经,主动到县教育局联系派人参加县、市、省的各类教师培训。我们在教学上舍得投入。 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梢。佐坝人内向,不善张扬,是该抒发豪情壮志的。 (2010.11.20)(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