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3-11 16:56

【讲台三味】70、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

【讲台三味】70、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  “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散步时,家长都这样问我。而且,很多家长先入为主,语气中包含着对自己孩子的夸奖,或许,他们是想进一步证实吧。  “小学老师说我的孩子在班级前10名!”——其实那个班一共就10来名学生。  “小学老师说我的孩子最会背书!”——其实那个学生数学成绩一塌糊涂。  “小学老师说我的孩子最聪明!”——其实那个学生不用心。  “小学老师说我的孩子劳动最积极!”——其实那个学生学习不认真。  “您的孩子比以前有进步!”我笑眯眯地回答。  我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连孩子名字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他好不好?但是经验告诉我,必须这样说。  有位班主任向我诉苦。他班上一位学生,小学、初中成绩都是倒数第一名。上课听不懂,把纸撕得粉碎,放在抽屉里,然后向窗外飘洒,制造大雪纷纷的特景。然后,又买来透明胶布,鱼鳞似的粘在桌上。要不,伏在桌上睡觉打着呼噜。他又是个规规矩矩的学生,从不缺课,不迟到。作业次次交,尽管题目都鬼画桃符。作文规定写500字,他一字不少,但内容都是些小学一年级的造句。是否大脑有问题?家长把他带到派出所检查,警察问他姓名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家长姓名,他对答如流,说得清清楚楚,对警察还挺客气。警察夸他聪明,一点不傻,“不弱智”。但是不傻“不弱智”为什么不能读书呢?真傻还能名正言顺生第二胎呢。或者小学不行,说不定初中开窍呢。家长矛盾着,苦恼着,经常打电话问:“老师,我的儿子还好吗?”  也有个别家长不这样问。一位小帅哥,虎头虎脑,模样挺可爱;伶牙俐齿,说话神气活现;成绩很好,进班第五名。他家离学校10来里,天天下午放学后都向班主任请假回家,在教室找不到他一定是在佐坝街上打电话,要他的伯父骑摩托车来接他。偶尔在学校睡,睡觉时哭,睡梦中还是哭。他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是爷爷作“伴读”,一年级甚至爷爷在教室外陪着还不行,一定要跟他坐在一条短凳上。他不只是爷爷的跟屁虫,而且是形影不离的“影子”。这样的初中生你说他“还好”吗?  一位家长不问他的孩子“好”。因为家长千真万确地知道他的孩子不好。他的孩子去年把父亲捺倒在地打,今年更是用砖头砸。无可奈何,父亲打“110”报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古“生儿不望丑,做酒不望酸”,老百姓说得更加明白“生儿不如我,要钱做什么?生儿胜似我,要钱做什么?”子女是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所有家长其实内心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还好”。这是一种心理祈盼,一丝心理安慰,一份信心,一种动力。  “还好!”是个万能用语,放之四海而皆准。现代人所谓“老婆是人家的俊,子女是自家的好”,“黄鼠狼说我儿香,刺猬说我儿光”。不是第一流的成绩还有学习比以前进步;成绩不好还有品行好;品行不好还有身体好;身体不好还有学习态度端正。一无是处的学生恐怕没有。   “可怜天下父母心”!说一点好听的吧,亲爱的老师。千万别吝惜您的赞美,尤其是在“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家长面前,千万别让他失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谁愿听到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呢?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考高中上大学,但我们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受完义务教育,在校“还好!”——让家长放心,他们的孩子还平安;我们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成人,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各方面真的还好。  “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这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呼唤,寄托着天下所有父母、爷爷、奶奶们的款款深情。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娇生惯养的儿女,能得放下心吗?   “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是给每一个老师的压力和动力,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也有孩子,也期望我们的孩子还好。  我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还好。  (2010.11.13)(1733)2015.7.31(1473)2018/3/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台三味】70、老师,我的孩子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