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74、家校沟通,心心相通——家长为什么怕
【讲台三味】74、家校沟通,心心相通——家长为什么怕“被召”家庭与学校沟通,是一项有效的教育措施。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却怕被班主任召到学校,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家长心悬着。班主任工作很忙,电话里常只一句话,“到学校来一下!”这让家长心存疑惑,觉得绝不是喜信而是凶兆。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是家长的一块心病。小皇帝从小养成“娇”“骄”二气,在家目空一切,老虎屁股摸不得,在校是与同学发生矛盾还是顶撞老师?是考试成绩退步了还是违犯校纪校规?是打架斗殴还是突然生病?该不会有象报纸上说的被绑架吧?现在的孩子太多不确定因素令家长担心吊胆。小皇帝的班主任见官大三级,他的话无疑具有至高无上效果。一句“到学校来一下!”让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颗悬着的心七上八下。所以家长们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班主任来电话。其次,老师气盛着。农村学校班主任既当爹,又当妈,管学习,管生活,管课堂,管课后,管成绩,管品行,管吃喝拉撒,管吵嘴打架,总之,在学校学生放个屁都归班主任管,24小时连轴转忙。本没好心情,碰到屡教不改的学生软硬不吃,“豆腐掉进灰,打又不能打,吹又不能吹。”一股怨气不冲着家长发冲谁去发?家长在社会上混得人模人样的,但到孩子读书的地方,班主任坐着,你同孩子站着,见人矮三分。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更是心中发悚。在家长或监护人眼里,个别班主任脸难看,话难答,心事难揣摩,只能热脸去挨冷屁股。“8岁的儿子在学校被班主任暴打,仅仅是课堂作业未完成。”这样比警察还凶的班主任谁敢不怕?第三,孩子淘气着。独生子女时代,有些孩子不可思议。我们学校一位初中生读小学时,六年爷爷全程陪读,一天不能缺,甚至还要坐在一条凳子上。到初中了还是天天请假哭着要回家。有一位学生两次把父亲按倒在地打,甚至用砖砸,父亲无可奈何打“110”报警。这样的学生老师怎么管教?接到班主任电话一句“到学校来一下!”家长能不发抖?第四,社会复杂着。不正之风蔓延到了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从小得到锻炼。于是乎,班长、组长、少先队长、团员等各级各类“官”家长花钱买;各种级别的“五好学生”、 “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家长也花钱买。甚至座位,最佳位置也要请客、送礼。否则便坐偏角地带、最末座位。个别职业道德差的班主任被捧上了天,歧视不请客、送礼的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勤奋用功成绩优秀的学生天天挨打,回家告诉家长,家长逼他给先生端猪肝汤。因为家长有言在先:“您管教我的孩子越严越好,我没感情还有念情!”家校沟通,必须心心相通。期待班主任放下身段,注意方法,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相互配合,对青少年齐抓共管,教书育人。(2010.11.23)(1103)2018/3/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