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3-13 10:29

【讲台三味】89、家长报警的思考

【讲台三味】89、家长报警的思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老子打儿子,自古有之。但今天儿子打老子却是屡见不鲜。事情起因大同小异。孩子在学校多次严重违纪,不服管教,老师告知家长。父亲到校严词训斥孩子,孩子顶撞父亲,父亲气急之下打孩子,孩子还击。父亲打孩子是假打,孩子打是父亲真打,打倒在地还用砖头打。一位孩子夜里打开自家门让同伙偷棉花去卖,爷爷无奈报警。然而, “清官难断家务事”,警察说了几句走了。“豆腐掉进灰,打又不能打,吹又不能吹”。学校、家长、派出所对这样孩子都没有办法。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脾气见长? 我看原因只有一个,宠的。“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不是吃错药生下来就脾气暴躁,“娇儿不孝,娇狗上灶” 。家庭、学校、国家共同把我们的孩子宠坏了。家庭是宠孩子的温床。计划生育让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宠儿。“黄鼠狼说我儿香,刺儿头说我儿光”。长辈众星捧月,让孩子从小养成骄、娇二气。隔代亲的爷爷奶奶,更是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一味宠爱,一味护短,不肯受半点委屈。教育孩子“打人先下手”,宁肯大人“赔礼、赔钱,也不让孩子吃亏!”孩子顽劣,打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是原始“教唆犯”。我一位亲戚,很大年纪才盼到孙子,说“一天打她一顿都情愿”。从学说话开始教孙子学骂人,从小手能动开始教孙子打人。殊不知孩子的暴力倾向就是他们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孩子长大了,有脾气了,学会顶嘴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拳头终于砸向父母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法律让孩子有恃无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第二十九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两条法律条文是学生的“护身符”。他们不认真学习,小学零分都能升初中。公开对老师扬言“我不给你考高分,让你评估罚款!”老师实在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他们不遵守纪律,为所为欲,有恃无恐。“我违反纪律你把我怎样?敢开除我?”他们理直气壮,教师却是“理屈词穷”。他们就这样得寸进尺,骂老师,打老师,甚至强奸女老师,杀老师!国法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两条法律条文对学校是“紧箍咒”。教师永远患有“肌无力”。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只能“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而老师对顽劣学生,对脾气暴躁有点暴力倾向的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教师永远只能君子动口不动手。教育手段苍白无力,教师唯有三寸不烂之舌。教师无可奈何,唯一救兵就是请家长管教。中国的法律没有规定家长不能体罚。家长报警给我们深刻的警示。自古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国家必须完善教育法律。《义务教育法》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屡教不改的顽劣学生,不能留在学校成为害群之马,让老师心有余悸。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警戒。最起码,使学生有一丝敬畏。可以借鉴国外对顽劣、暴力倾向学生的两种处理方式,送到特殊学校进行行为教育;可以实施惩戒,还可以勒令退学。美国有23个州规定了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如打屁股。英国则可以让校长惩戒、停学。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中国的义务教育既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又不能勒令退学。这样的学生是一个烫手山芋,吃了烫嘴,又不能扔。中国的教育必须有两门功夫,软功夫和硬功夫。老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惩戒乃至体罚。俗话说“三句好话抵不得一耳光” 。体罚也是教育,让他清醒,知道理亏。 棍棒打不出孝子,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要让孩子从小便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培养良好的品行。切不可一味护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非常重要。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向即将成为人母的女子授课,告诉准家长,应该怎样正确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不能“坏在起跑线”上!学校教师不可专盯着缺点看。学生是成长的未成年人,是不同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未成年人。性格各异,成绩差距很正常,不能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优点本来不多,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相对好的方面,有进步的方面,切不可积累算总帐,一犯错误就从前数落缺点,说得一无是处,使他们破罐破摔。教师对学生不可要求过高。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不可要求所有学生都成绩优秀。应因材施教,分类对待,不能歧视成绩差的学生,不可侮辱侵犯他们的人格尊严。教育手段不能简单化,把他们逼向对立面。多给以时间和机会,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切不可做“长嘴妇”,动辄向家长打小报告,激化矛盾。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灿烂的优秀文化。儿子打老子是一种社会悲剧。要避免悲剧发生,家庭教育是源头,学校教育是根本,国家法律是保证。三者有机配合,才能天时、地利、人和,皆大欢喜。(2011.6.18)(2)2018/3/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台三味】89、家长报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