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98、携手(2)
【讲台三味】98、携手(2)2011年11月15日清晨,佐坝初中教导主任张曙灿专程到县城迎接远道而来的望江县麦元中学的尊贵客人。“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跨县教研在佐坝初中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学校为此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园内悬挂三幅横幅“热烈欢迎望江县麦元中学领导和老师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聚焦课堂 同课异构 交流合作 共同发展”——活动的主旨鲜明。学校对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主持人都作了周到的安排。“活动安排”在进校门的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并且把两位授课老师大方美观的教学设计,圆珠笔,听课卡都装在拉链袋中人手一份发到参会人员手中。9:35教研活动正式开始。活动规模空前。宿松县教育局教研室程带喜主任、程康时主任亲临活动现场,望江县麦元中学的12位领导和老师、宿松县实验中学、碎石中学、佐坝乡两所中学的领导和相关老师,本校未上课的老师,近六十人都纷纷前往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室内坐不下,过道内、走廊上都是听课老师。同课异构。物理学科选取《眼睛和眼镜》这一课题,由麦元中学汪水根老师和佐坝初中熊凤林老师共同执教。高手过招,起手不凡。美女熊凤林老师穿着朴素大方,满面春风。视屏顿时出现08残运会视频。老师没有废话,板书《眼睛和眼镜》直接引入课题,向学生亲切提问:想一想:你对眼睛有哪些好奇的问题呢?熊老师不愧为省优质课获奖者。她笑眯眯的走下讲台,亲切启发学生思考,充满磁性的声音语调延长提醒学生。在讲到“近视眼”时,老师故意让学生看手中的物体,有学生说“看不见”老师便走近学生,学生说“看得见”,老师及时板书——“近视眼”。整节课都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帮老师摆放实验物体,老师不忘亲切的说声“谢谢你!”“你能帮老师找出图像吗?”一个“帮”字,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位同学表演得好不好?”“非常好!”“非常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老师非常善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教学方法灵活。“这节课风采被这边同学抢去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故意说给那边同学听。老师重视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弄清原理。学生动手实验时,老师边观察边讲实验步骤,“拿下来,换上去,移动光距”,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让人不得不佩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故意让学生模仿老年人穿针引线的样子,引得哈哈大笑。“物理之美无所不在,这就是和谐美。”“我们班同学有没有保护眼睛的好办法?”一句话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实际。望江麦元中学的汪水根老师胖胖的,穿黑色休闲服。头发短而硬,根根如针,大脑袋内储藏着聪敏锐智,眯缝着眼睛深不可测。“同学们好,我来自望江县麦元中学,听说这一班的学生特别厉害。” 开场白送给学生一顶高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特别厉害”!“一间小黑房,不能开门窗;窗儿开一开,见人请进房。”“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直行板书,老练,字很见功夫。汪水根老师借班上课,用的是一拳致敌于死地的硬功。教学设计不事修饰,简洁明快实用,突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他最善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同学真厉害!”“非常好,请坐!”一节课他用了12个“非常好!”5个“厉害!”他会调侃,启发学生的激情。他用多媒体图像,让学生看课文,紧扣教材,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齐声读一遍!”师生探究时,他问:“有没有同学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不同意见?”有同学想说又不敢说时,他鼓励:“这位女同学大声告诉老师!”他很逗,“想看吗?现在不给你看。”他有魔术师的艺术,诱导学生看书。“爷爷奶奶怎么看书,谁摩拟一下!一、二、三!”他语言幽默,语调抑扬顿挫。学生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汪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他用凹透镜发散学生的优点。“如果课后想探究,别忘了找老师!”数学学科选取《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这一课题,由麦元中学汪凤霞老师和佐坝初中柳慧兰老师同课异构。汪凤霞老师创设“不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两块,应该带哪一块碎片到商店去才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的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猜想,然后指导学生画线段AB=5cm、∠BAP=45°、∠ABQ=60°,得到一个三角形后指导学生剪下,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学生剪下的三角形能重合,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公理。柳慧兰老师创设“拿破仑巧测河宽”的情景后,指导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得到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剪下后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学生剪下的三角形能重合,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公理。得出新知后,两位做课教师或选取课本例题、或精编习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在实践中创新,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的发展均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培养。这是华山论剑,高手过招。(2011.11.19)(1953)2018/3/15(2)
2011年11月15日清晨,佐坝初中教导主任张曙灿专程到县城迎接远道而来的望江县麦元中学的尊贵客人。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跨县教研在佐坝初中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学校在园内悬挂横幅“热烈欢迎望江县麦元中学领导和老师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聚焦课堂 同课异构 交流合作 共同发展”——活动的主旨鲜明。学校对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主持人都作了周到的安排,并且把“活动安排”在进校门的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同时把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圆珠笔、听课卡都装在拉链袋中人手一份发到参会人员手中。
教研活动9:35开始。
活动规模空前。宿松县教育局教研室程带喜、程康时主任亲临活动现场,望江县麦元中学的12位领导和老师、宿松县实验中学、碎石中学、佐坝乡两所中学的领导和相关老师,加上本校未上课的老师,近六十人都纷纷前往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室内坐不下,过道内、走廊上都是听课老师。
同课异构。
物理学科选取《眼睛和眼镜》这一课题,由麦元中学汪水根老师和佐坝初中熊凤林老师共同执教。
高手过招,起手不凡。美女熊凤林老师穿着朴素大方,满面春风。视屏顿时出现2008残运会视频。没有废话,老师板书《眼睛和眼镜》直接引入课题,向学生亲切提问:想一想:你对眼睛有哪些好奇的问题呢?
熊老师不愧为省优质课获奖者。她笑眯眯地走下讲台,亲切启发学生思考,充满磁性的声音语调延长提醒学生。在讲到“近视眼”时,老师故意让学生看手中的物体,有学生说“看不见”老师便走近学生,学生说“看得见”,老师及时板书“近视眼”。
整节课都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帮老师摆放实验物体,老师不忘亲切的说声“谢谢你!”“你能帮老师找出图像吗?”一个“帮”字,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位同学表演得好不好?”“非常好!”“非常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老师非常善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教学方法灵活。“这节课风采被这边同学抢去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故意说给那边同学听。
老师重视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弄清原理。学生动手实验时,老师边观察边讲实验步骤,“拿下来,换上去,移动光距”,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让人不得不佩服。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故意让学生模仿老年人穿针引线的样子,引得哈哈大笑。“物理之美无所不在,这就是和谐美。”“我们班同学有没有保护眼睛的好办法?”一句话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实际。
胖胖的望江麦元中学汪水根老师,着穿黑色休闲服,头发短而硬,根根如针,大脑袋内储藏着聪敏锐智,眯缝着眼睛深不可测。“同学们好,我来自望江县麦元中学,听说这一班的学生特别厉害。”开场白就送给学生一顶高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这才“特别厉害”!
“一间小黑房,不能开门窗;窗儿开一开,见人请进房。”“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老师用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直行板书,老练,字很见功夫。
汪水根老师借班上课,用的是一拳致敌于死地的硬功。教学设计不事修饰,简洁明快实用,突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他最善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同学真厉害!”“非常好,请坐!”一节课他用了12个“非常好”5个“厉害”他会调侃,启发学生的激情。他用多媒体图像,让学生看课文,紧扣教材,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齐声读一遍!”
师生探究时,他问:“有没有同学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不同意见?”有同学想说又不敢说时,他鼓励:“这位女同学大声告诉老师!”他很逗,“想看吗?现在不给你看。”他有魔术师的艺术,诱导学生看书。“爷爷奶奶怎么看书,谁摩拟一下!一、二、三!”他语言幽默,语调抑扬顿挫。学生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汪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他用凹透镜发散学生的优点。“如果课后想探究,别忘了找老师!”
数学学科选取《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这一课题,由麦元中学汪凤霞老师和佐坝初中柳慧兰老师同课异构。
汪凤霞老师创设“不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两块,应该带哪一块碎片到商店去才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的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猜想,然后指导学生画线段AB=5cm、∠BAP=45°、∠ABQ=60°,得到一个三角形后指导学生剪下,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学生剪下的三角形能重合,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公理。
柳慧兰老师创设“拿破仑巧测河宽”的情景后,指导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得到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剪下后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学生剪下的三角形能重合,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公理。得出新知后,两位做课教师或选取课本例题、或精编习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在实践中创新,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的发展均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培养。
这是华山论剑,高手过招。(2011.11.19)(1953)2018/3/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