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3-19 16:19

【讲台三味】118、录取马加爵还是张孟苏?

【讲台三味】118、录取马加爵还是张孟苏?媒体热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6日在与网友在线互动时,面对网民提出的“素质教育喊了800年,可是现在的孩子素质教育越来越差,素质教育该怎么办”的问题时,俞正声直言道,“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不出来。”谁都觉得应该实施素质教育,但中国事实上都在搞应试教育。根源在体制,表现在高考录取。“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由高分到低分是录取政策。这是铁律,谁都无法改变的铁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拦路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能考高分,高智商基础扎实智识全面——考高分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但是高分是否意味着就一定个个都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呢?我在网上查找了两个材料。第一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3月17日,该校向外界公布了少年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1220人,毕业1027人中,有935人考取研究生,比例为91%。总体来看,少年班毕业生的升学率高、出国深造率高,就业面广,获国际大奖者多,回国服务的人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受到全国瞩目的“神童班”,它的创办,也与“神童”有关: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写信给当时的方毅副总理,推荐13岁的智力超常少年宁铂。11月3日,方毅对此信作出批示。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学选派教师前往各地考核,最终,21名智力超常少年在1978年3月8日进入该校学习,并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开始接受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教育实践。     30年前,关于宁铂、谢彦波、干政等“神童”的故事频现报端,少年班的孩子们,也几乎成为全民偶像。     30年后,当年的“神童”们,如今境况却大不相同。几年前宁铂出家为僧,舆论一片哗然。     30年回望,质疑声此起彼伏:少年班学生今何在? 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中科大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的讨论在校内外激烈展开。第二是社会瞻目的高考状元。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高考状元作为各地区高考的第一名,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受到的是中国一流的教育。在社会公众心理,高考状元不仅是高考的佼佼者,更应该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成为“职场状元”,比如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法律专家和学术大家,成功的商界精英、政界翘楚、媒介大腕、文艺名人或社会名流等。调查显示,高考状元职业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大相径庭,他们当中没能出现行业的“顶尖人才”,大多在职场上显得“默默无闻”。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杰出人才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通过调查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均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同样在“杰出政治家”中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影子。这也说明了高考状元尚未出现在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状元仅是“考场状元”,尚未成为“职场状元”。蔡言厚教授指出,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社会期望的那么“理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一扫当初高考状元的风光和辉煌,职业成就平平远低社会预期,除个别高考状元有较高成就外,大部分已变得“泯然众人矣”,这些高考状元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做出的成就,少有开创性的、杰出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高考状元诞生时的风光与高考状元毕业后的落寞,应当引起社会对状元群体的关注,特别是对教育的反思。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2006年评选出的近10年来影响美国教育的十大人物,竟然没有一位教育界人士,只有比尔·盖茨雄居首位。当代一些创造性人才中不少未考高分,象王永庆这样杰出人物仅读了小学毕业文凭。高分与人才不能划等号。这件事对我国教育有哪些有益的启迪呢?           2008.6.复旦大学召开一次会议提出一个议题:“ 到底谁最有资格评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好坏?”郭玉贵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十几年,最近回国并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援引美国的经验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教育系统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做教练员,还做裁判员。如果把教育当做一种特殊的产品,那么用户才是最合适的检验者。美国,其学校、教育机构理事会的成员大都由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   中国社科院的资中筠女士自称是带着深刻的忧虑来到会场。她因为忧虑教育的现状而担心中华民族的未来。 老人所忧虑的是:我们的学校到底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她把升学率视为教育的“万恶之源”。教育部门试图调整这一偏差,但效果并不明显,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眼里,升学依然可以替代一切。 (2008.11.14.)2018/3/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台三味】118、录取马加爵还是张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