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祠堂群落户鄱阳瓦屑坝
3月27号,瓦屑坝百家姓祠堂群项目在鄱阳县瓦屑坝村正式奠基。本项目由南昌鲲鹏集团策划投资,规划占地1500亩,总预算约两亿元,将为百家姓中所记录的每个姓氏都建造一座祠堂,以供后人瞻仰祭祀。瓦屑坝是明朝初年江西人移居湖广和安徽的集散中心,在我国的移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之说。关于瓦屑坝大移民的历史地位,不可否认的是,明初到清中期,由官方组织的移民,江西饶州瓦屑坝扮演了主要角色,从而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的《中国移民史》中的结论是:“鄱阳瓦屑坝,已是安徽安庆地区和其他地区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
在中国移民史上,早就有“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之说。很难想象,从明朝初期开始,在这个简陋的地方,演绎了持续了400多年的荡气回肠移民史。210多万来自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地民众背井离乡,挤上一艘艘帆船,带着难舍的乡情和对未来的迷茫,由鄱阳湖入长江,再迁往皖、苏、鄂、川等地。这就是著名的“洪武赶散”。
“瓦屑坝”这3个字,从此写入了所有移民的家谱中,成为千千万万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地方和心中的根。每到清明、冬至等时节,瓦屑坝都会迎来大量前来寻根问祖的移民后人。
鄱阳瓦屑坝根亲祭祖风俗数百年从未间断,但其祭祖习俗只获省级非遗项目。加上村容村貌较差,历史遗存荡然无存,村里宗祠有关瓦屑坝移民的历史展示,也只是苍白无力的文图,没有实物支撑,起步已经落后。业内人士称,尽快推动和传承移民后裔祭祀先祖的习俗,开发瓦屑坝根亲文化资源,已十分紧迫。
以移民圣地江西瓦屑坝寻根文化旅游项目为基石,并开发瓦屑坝周边旅游配套项目来吸引游客,是旅游行业的范畴,主要是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开发瓦屑坝百家姓宗祠堂,万寿寺扩建工程,重建还原瓦屑坝古渡口的原貌,修复古村落,重现瓦屑坝做为重要的运输中转站的当年辉煌,商业繁荣,即鲲鹏影视基地。由南昌鲲鹏集团策划投资百家姓祠堂群的建设,将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预计百家姓祠堂群项目将在2020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同时,《恰噶·鄱阳湖》大型都市情景剧正式开机!《恰噶·鄱阳湖》都市情景剧, 本剧主角分别来自马来西亚,美国,韩国以及中国(鄱阳旅游形象代言人)剧情围绕几位外国人到鄱阳工作生活和旅游而展开,讲述外国文化与鄱阳湖文化之间的碰撞,磨合到最后包容,这几位主角将聘请为鄱阳旅游形象大使,通过“一带一路”将鄱阳文化旅游特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