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189、该怎样教育你,我们的孩子
【讲台三味】189、该怎样教育你,我们的孩子打开昨天报纸,一篇血淋淋的文字:《15岁杀手实在太“冷”》!东至县一名15岁少年深夜摸进邻居家中行窃,被发现后砍死邻居一家三口,然后抛尸深井。杀人后,这名少年竟返回屋内,“冷静”地撬开床头柜,拿走100元钱。砍死一家三口,抛尸深井就为盗走100元。惊心动魄!今天又有《三高中生赌球输掉百万》,事发广东东莞,百余学生卷入赌球风波。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打架、盗窃、赌博、抢劫、强奸、杀人,无奇不有。专家指出,青少年犯罪特点主要有:犯罪年龄偏小,呈现低龄化趋向;多出于享乐、精神空虚,且采用结伙犯罪形式;犯罪时缺少预谋,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往往不计后果;少女犯罪率上升;罪犯改造难度较大,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上升。青少年犯罪多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犯罪动机。这一代人怎么了?《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说没教育,这不现实,问题是怎样教育孩子。我们的学校怎样教育孩子?我在农村念小学的孙子石建,他的政治课本《品德与社会》、《法制教育》、《公共安全教育》每年从学校领回来,都是原封不动地放在家里。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些书不念,放在书包里难背。小学只上语文数学两门课,只考两门课,恐怕不是少数学校。即使开了课恐怕也是照本宣科而已,不一定在我们的下一代脑子里留下什么印象。因为不考呀!中学政治倒是必考科目。但是考试题目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放学回家路上有陌生人叫你带路时你应(答案):热心指点,但不带路”;“网吧老板引诱学生玩游戏机,还‘代做作业,免费供烟’,假如与老板发生争执的是你,你会怎么做?(答案):大声呼喊向路人求救;尽快脱身”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道理吗?(答案):这样做有些情况下是合理的。 ”我想:为陌生人带路,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善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难道错了?网吧老板引诱学生玩游戏机,还“代做作业,免费供烟”,应千夫所指,该谁都谴责,怎么学生反而“大声呼喊向路人求救;尽快脱身”?这不反助长坏人气焰嚣张吗?我教18年初中政治,一直不以这些“标答”为然,我为此惊呼:“谁翻动了我们的是非牌”?我们的家庭怎样教育孩子?农村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主要管他们的生活,其思想品德教育是“电教”——孩子们打杀主要从动画片、武打片中学的。一个学生请假回家,班主任打电话告诉家长,回答没回去。夫妻俩寻找带到班主任面前打,孩子气不过拿凳子要打父亲,最后找我“评理”。——这种教育叫“打”,结果是“对打”。 “不跟陌生人说话”。太湖、宿松去年放学被骗走十几个小学生。——这种教育造成孩子不信任人,孤独相处,性格孤僻,并形成“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自私心理。“该出手时就出手”。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教育孩子“打人先下手”,宁肯大人“赔礼道歉,赔钱,也不让孩子吃亏”。——其结果孩子凶残,顽劣,缺乏同情心,打架、斗殴习以为常,杀人也水到渠成。家长成为间接“教唆犯”。“‘当官’送礼”。为了孩子“进步”,从小得到“锻炼”,城市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到班主任家送礼。——这不仅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还为其日后行贿受贿带来潜移默化的坏影响。“只要成绩好就好”。这是几乎全部家长对孩子千叮万嘱,99分还要100。从7岁开始,孩子的幸福童年就算是“彻底结束”了,除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在家自觉完成作业外,兴趣班、家教、考级一样都不能少。不顾孩子的智力智商,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学习好,不要身体好,也不要品行好。全忘了“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马加爵连杀四人,北京一学生在课堂上砍伤6人,行凶后趴在桌上睡觉。——心理素质竞如此之“好”!(2009.2.27)(1586)2018/4/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