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212、鹤湖学校参观记
【讲台三味】212、鹤湖学校参观记我们是下午2点钟以后来到九江市鹤湖学校参观的。李庐清、副校长袁志武热情地接见了我们,然后陪同我们参观的是一个漂亮的美女教师。走进学校,迎面看到的是一幅仙鹤展肢翱翔的图标,一路上方块砖上写的都是关于鹤的励志名言。“鹤文化”“ 鹤精神” 是鹤湖学校给人的第一印象,鲜明而深刻。我们是在美女教师引导下参观鹤湖学校的。在教学楼下,我们看到了八年级学生成绩前30名的排名榜,学生姓名、班级赫然在目。而且,走廊里学们还挂着给各类品学兼优学生以各种命名的头像。这样旗帜鲜明的表彰先进,让人想起上海仁济医院给著名专家竖立的牌子。我参观过一些名校,给学生如此表彰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做,让学生名垂校史,客观上能够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动力。但是,教育部门却明令禁止给义务教育的学生排名榜,鹤湖学校是公立学校,李庐清校长有胆量,令人佩服。在一个教室里,学生出去了,我发现他们有自己的“图书馆”——教室一角摆放得整整齐齐,上面写着每一位捐献者的姓名,原来这些图书都是每一位同学自己捐献者的!这样学校不花一分钱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看书,同时还调动了学生们主人公的热情。我还发现了他们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里面有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生每周情况,家长反馈。这样家长学校及时沟通,把学生问题扼杀在萌芽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监控室、微机室、音乐室、形体室、美术室、劳技室、学科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科技馆、电视台、大礼堂、学术报告厅等。我们犹如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路赞叹,一路感慨。那个超级的豪华学术报告厅,恐怕我们安庆市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如此设备,如此气魄。学校电视台也是绝无仅有。鹤湖学校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教室“班班通”。 我们对鹤湖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情况给予高度赞赏;对他们办学时间短,管理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而感到惊讶。”我们马不停蹄,一边走,一边看。在校史馆,我还不时记下一些只言片语。办学理念:“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学校性质:国有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建校时间:2007年9月3日;开学时间:2008年8月28日;校园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校训:“志存高远,锲而不舍”;校风:“团结、文明、奋进”;教风:“求真、创新、爱生”;学风: “勤学、乐学、善学”;汗水将岁月积淀深厚;德育将学生浇灌成栋梁;精彩将瞬间凝固成永恒。学校荣誉:“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省文明单位”、“全省安全文明校园”、“全省园林化单位”、“全省绿色学校”、“全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全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市德育示范校”、“全市校园管理四星级学校”、“全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走马观花的参观完后,李庐清校长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话。李庐清校长个子不高,浓缩的都是精华;而且穿着朴素,似乎貌不惊人——真人不露相。他没有带讲话稿,也没有翻笔记本,面带微笑娓娓道来,——这让人想到,曾经一位中央首长批评地方领导拿秘书讲稿回报,说那是表面文章,不是心里话。李校长说,宿松与九江一衣带水。鹤湖学校非常年轻,2008年这里还是一块菜地,70亩菜地上建设住宅小区,9000多户人家,九江市把它作为新城市区发展。学校由新湖集团投资建设,创建初期定下发展目标是,创建江西省名牌,九江市一流学校。2012年中考学校进入九江市前三名。学校搞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九江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先后均有报道,江西省教育厅多次组织来学校参观。李校长说,“老百姓用脚投票” ,学校每年增加五、六百学生,2012年学生2700人,2013年3200人。学校工作第一是抓教师,学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管理中抓细节。学校有一本《制度荟萃》,这是学校教职工的行为准则。文化不仅仅写在纸上,文化更是一种习惯,学校老师准时上班,到学校大门下车,推车进校园,车停在指定位置上。学校领导注重文化熏陶。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写的“课堂评价” ,这是他们的创新,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又促使教师眼睛向下,注重学生反应,不做表面文章,提高课堂实效。教科研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部分,主要突出集体电子备课,抓常规教学,抓实效,突出本校实际。抓校本课程,星期三全校举行文体活动。学校改革最根本的是课程改革,他们在2010年全市第一个设教科研处,打造高效课堂,开发学校交通安全教材,得到各级教育部门认可。李校长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语调不紧不慢,侃侃而谈,似乎信手拈来,而我却听得心旷神愉,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实说,我见过不少校长,也听过不少报告,只有这一次最“接地气” ,是真正的心灵道白。“办学校就是办文化” ,我感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信服。回来后,我在网上搜索到了李庐清校长介绍。李庐清——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 1963年出生,九江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在九江六中工作。2003年至2004年,在九江市教育局机关工作。2005年,在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市四中)工作。2008年7月,调任九江市鹤湖学校工作。最后李校长跟我们合影留念,并且根据我们要求送我们两本书《制度荟萃》和《鹤湖学校双年鉴》,答应我们以后来听课,我们满载而归。学校设备我们学习不到,但是,让每个班级都有“图书馆”——整整齐齐摆放在教室一角;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 , 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写的“课堂评价” ,我们是否可以效仿借鉴呢?(2013.12.15)(草稿)2018/4/1117、鹤湖学校参观记
我们是下午2点钟以后来到九江市鹤湖学校参观的。校长李庐清、副校长袁志武热情地接见我们后,一个漂亮的美女教师陪同我们参观。走进学校,迎面看到的是一幅仙鹤展翅翱翔的图标,一路上方块砖上写的都是关于鹤的励志名言。 “鹤文化”“鹤精神” 是鹤湖学校给人鲜明而深刻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教学楼下,看到了八年级学生成绩前30名的排名榜,学生姓名、班级赫然在目。而且,走廊里学们还挂着给各类品学兼优学生的头像,让人想起上海仁济医院给著名专家竖立的牌子。我参观过一些名校,如此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学生还是第一次。这样做客观上能够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产生力争上游的动力。但是,教育部门却明令禁止给义务教育的学生排名榜,鹤湖学校是公立学校,李庐清校长的胆量令人佩服。在一个教室里,学生出去了,我发现他们独特的“图书馆”,在教室的一角摆放得整整齐齐,上面写着每一位捐献者的姓名——原来这些图书都是每一位同学自己捐献者的!学校不花一分钱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看书,同时又调动了学生们主人公的热情。我在教室还发现了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里面有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生每周情况以及家长反馈。这样家校及时沟通,能够把学生问题扼杀在萌芽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监控室、微机室、音乐室、形体室、美术室、劳技室、学科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科技馆、电视台、大礼堂、学术报告厅等。我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路赞叹,一路感慨。那个超级豪华的学术报告厅,恐怕我们安庆市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如此完善气派的设备。学校还有电视台。鹤湖学校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教室“班班通”。 我们对鹤湖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情况给予高度赞赏;对他们办学时间短,管理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而感到惊讶。”
我们马不停蹄,边走,边看。在校史馆,我记下一些只言片语。
办学理念:“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
学校性质:国有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建校时间:2007年9月3日;
开学时间:2008年8月28日;
校园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校训:“志存高远,锲而不舍”;校风:“团结、文明、奋进”;教风: “求真、创新、爱生”;学风: “勤学、乐学、善学”;汗水将岁月积淀深厚;德育将学生浇灌成栋梁;精彩将瞬间凝固成永恒。
学校荣誉:“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省文明单位”、“全省安全文明校园”、“全省园林化单位”、“全省绿色学校”、“全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全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市德育示范校”、“全市校园管理四星级学校”、“全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
走马观花的参观完后,李庐清校长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话。
李庐清校长个子不高——浓缩的都是精华;穿着朴素貌不惊人——真人不露相。他没有带讲话稿,也没有翻笔记本,面带微笑娓娓道来——这让人想到,曾经一位中央首长批评地方领导回报时拿着秘书写好讲稿念,说那是表面文章,不是心里话。
李校长说,宿松与九江一衣带水。鹤湖学校非常年轻,2008年这里还是一块菜地,70亩菜地上建设住宅小区,9000多户人家,九江市把它作为新城市区发展。学校由新湖集团投资建设,创建初期定下发展目标是,创建江西省名牌,九江市一流学校。2012年中考学校进入九江市前三名。学校搞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九江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先后均有报道,江西省教育厅多次组织来学校参观。李校长说,“老百姓用脚投票” ,学校每年增加五、六百学生,2012年学生2700人,2013年3200人。
李校长说,学校工作第一是抓教师,学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管理中抓细节。学校有一本《制度荟萃》,这是学校教职工的行为准则。文化不仅仅写在纸上,文化更是一种习惯。学校老师准时上班,到学校大门下车,推车进校园,车停在指定位置上。学校领导注重文化熏陶。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写的“课堂评价”,这是他们的创新,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又促使教师眼睛向下,注重学生反应,不做表面文章,提高课堂实效。教科研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部分,主要突出集体电子备课,抓常规教学,抓实效,突出本校实际。抓校本课程,星期三全校举行文体活动。学校改革最根本的是课程改革,他们在2010年全市第一个设教科研处,打造高效课堂,开发学校交通安全教材,得到各级教育部门认可。
李校长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语调不紧不慢,侃侃而谈,似乎信手拈来,而我却听得心旷神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实说,我见过不少校长,也听过不少报告,只有这一次 最“接地气”, 李校长是真正的心灵道白。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 ,我感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信服。
回来后,我在网上搜索到了李庐清校长介绍。
李庐清——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 1963年出生,九江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在九江六中工作。2003年至2004年,在九江市教育局机关工作。2005年,在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市四中)工作。2008年7月,调任九江市鹤湖学校工作。
最后李校长跟我们合影留念,并且根据我们要求送我们两本书《制度荟萃》和《鹤湖学校双年鉴》,并且答应我们以后可以来听课。
学校设备我们学不到。但是,让每个班级都有“图书馆”——整整齐齐摆放在教室一角;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 , 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写的“课堂评价” ,我们是否可以效仿借鉴呢?
(2013.12.15)2018/4/11【2019/5/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