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213、九江港城学校听课散记
【讲台三味】213、九江港城学校听课散记12月6日,学校老师到九江市港城学校听课。我虽然还是学校正式员工,但既没有上课,也没有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南郭先生一个,所以听课与我无关。早晨6:19,我还在床上,突然接到张洁校长的电话通知,请我一道去听课。我受宠若惊,三下五去二,起床、上厕所、洗脸刷牙,一气呵成,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老师们大部分上车了,6:40出发,从徐岭到黄梅上高速路直达九江。8:40我们来到港城学校。港城学校四周都是楼房,楼房四周是田地。一条仄仄的小路通向学校,迎面滚动着“热烈欢迎佐坝中学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八个字则格外显眼。我们来到综合楼,刚坐下喝了口水,上课时间到了。我心情极其矛盾,很想听课,听听我曾经那么熟悉的语文、政治课。这两门课程我分别都教了一十八年,虽然没教出什么大名堂,但是对它们很有感情。但是,我不能去听课,从早晨一直到12点多钟才吃饭那可要我的老命。生命诚可贵!没奈何,我只好忍痛割爱,跟司机一块到外面买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回来时老师们已经听课去了,我只好跟港城学校校长、张洁校长四处走。汤校长介绍说,港城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9年由九江县爱民中学、爱国小学、赛城湖学校三所学校合并。港学校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00平方米。学校西面是生活区,三幢楼房,中间是厨房,上面是老师寝室,前后分别是学生和老师宿舍。中间是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各两栋,东边是体育馆和全塑胶运动场。学校硬件教学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40间,美术、舞蹈、音乐教室各一间,理、化、生、自然实验室各一间,多媒体功能室、多媒体会议室各一间,机房两间,多媒体语音教室一间。学校31个教学班,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在校学生1590余人。在当前学校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提前搞招生考试,挖走别人的优秀学生。港城把小学六年级划归初中部,这是他们智慧的体现。学校一级机构分校长、书记,另外四个副职,分别负责后勤、德育、小学、中学各一块;二级机构九个主任,九个办公室,各司其职,独当一面。“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我们的到来,由校长汤立金、工会主席刘卫国负责接待,刘主席胸前挂着行政值日牌,这样并没有兴师动众而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午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吃饭时王书记、和两个上课老师参加,他们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汤校长老练,恰到好处的说明他下午有一个很重要会议,教师职称聘任会议,自然也不能痛快喝酒。汤立金校长身材魁梧,高大威风,眉清目秀,年轻时肯定帅哥一个。他说话不紧不慢,娓娓而谈,中肯而且恰到好处。他们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是家长们强烈要求的,你不补课他走人,没有办法;晚上上课值班发补助是学生家长自愿缴费,学校收费,合理不合法,那也是没有办法。港城学校有一个亮点就是桂金姣老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桂金姣,江西九江人,1962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9年起,大力实验“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四次被九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专题报道。 2009年3月应邀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暨第十七届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大会上为来自全国的同行成功地演示了一堂“滚动快速作文”示范课,荣获全国中语会一等奖,一课名噪全国。 2008年起,桂金姣老师在教学中对“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继续揣摩、体味、摸索并加以创新,把滚动快速作文法和写作技能技巧联系起来,尝试进行语段训练,并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及港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报获准省厅立项,切实展开了“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课题研究,获得大量珍贵教学实验资料的同时,带动、培养、锻炼了大量中青年教师,促成了崭新的港城学校的教学研究风气。 2007-2011年,桂金姣老师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滚动竞赛式阅读教学方案的研究》的研究并成功结题。2010年荣获九江市第四届“一二三优秀园丁”工程“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11年5月17日参加中语会举办的“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并在大会上作《谈语段滚动式教学》的专题发言。2011年12月荣获“江西省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3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骨干教师。2012年11月受聘出任“国培计划——2012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专家。老师们听了她一节课,借班上课,语段训练。学生课堂写,老师当堂点评。桂金姣老师说她很少给学生改作文,放手让学生多写多练,老师多看,多发动学生讨论,质疑,这样不断开拓思路,共同提高。桂金姣老师还送我们语文老师每人一本书,正式出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老师们还听了黄亚军老师一节政治课。听课后老师们进行评课。其实,听课就是开眼界,再精彩再实用的课,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听任何课只能能吸收别人的精华,潜移默化,为我所用。如何能够拍案叫绝,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才是恰到好处!如果刻意模仿,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结果会适得其反。“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是郑板桥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很有启发。(2013.12.10)(草稿) 2018/4/1116、九江港城学校听课散记
12月6日,学校老师到九江市港城学校听课。早晨6:19,我还在床上,突然接到张洁校长的电话通知,请我一道去听课。我受宠若惊,三下五去二,起床、上厕所、洗脸刷牙,一气呵成,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老师们大部分上车了, 6:40出发,从徐岭到黄梅上高速路直达九江,8:40我们来到港城学校。
港城学校四周都是楼房,楼房四周是田地。一条仄仄的小路通向学校,迎面滚动着“热烈欢迎佐坝中学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 的标语,“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八个字则格外显眼。
刚坐下喝了口水,上课时间到了。我心情极其矛盾,很想听课,听听我曾经那么熟悉的语文、政治课。这两门课程我都分别教了一十八年,虽然没教出什么大名堂,但是对它们很有感情。但是,我不能去听课,从早晨一直到12点多钟才吃饭那可要我的老命。生命诚可贵!没奈何,我只好忍痛割爱,跟司机一块到外面买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
回来时老师们已经听课去了,我只好跟港城学校校长四处走。
汤校长介绍说,港城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9年由九江县爱民中学、爱国小学、赛城湖学校三所学校合并。港学校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00平方米。学校西面是生活区,三幢楼房,中间是厨房,上面是老师寝室,前后分别是学生和老师宿舍。中间是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各两栋,东边是体育馆和全塑胶运动场。学校硬件教学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40间,美术、舞蹈、音乐教室各一间,理、化、生、自然实验室各一间,多媒体功能室、多媒体会议室各一间,机房两间,多媒体语音教室一间。学校31个教学班,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在校学生1590余人。在当前学校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提前搞招生考试,挖走别人的优秀学生。港城把小学六年级划归初中部,这是他们智慧的体现。
学校一级机构分校长、书记,另外四个副职,分别负责后勤、德育、小学、中学各一块;二级机构九个主任,九个办公室,各司其职,独当一面。“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我们的到来,由校长汤立金、工会主席刘卫国负责接待,刘主席胸前挂着行政值日牌,这样并没有兴师动众而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午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吃饭时王书记、和两个上课老师参加,他们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汤校长老练,恰到好处的说明他下午有一个很重要会议,教师职称聘任会议,自然也不能痛快喝酒。
汤立金校长身材魁梧,高大威风,眉清目秀,年轻时肯定帅哥一个。他说话不紧不慢,娓娓而谈,中肯而且恰到好处。他们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是家长们强烈要求的,你不补课他走人,没有办法;晚上上课值班发补助是学生家长自愿缴费,学校收费,合理不合法,那也是没有办法。
港城学校有一个亮点就是桂金姣老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
桂金姣,江西九江人,1962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9年起,大力实验“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四次被九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专题报道。 2009年3月应邀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暨第十七届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大会上为来自全国的同行成功地演示了一堂“滚动快速作文”示范课,荣获全国中语会一等奖,一课名噪全国。
2008年起,桂金姣老师在教学中对“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继续揣摩、体味、摸索并加以创新,把滚动快速作文法和写作技能技巧联系起来,尝试进行语段训练,并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及港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报获准省厅立项,切实展开了“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课题研究,获得大量珍贵教学实验资料的同时,带动、培养、锻炼了大量中青年教师,促成了崭新的港城学校的教学研究风气。
2007-2011年,桂金姣老师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滚动竞赛式阅读教学方案的研究》的研究并成功结题。2010年荣获九江市第四届“一二三优秀园丁”工程“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11年5月17日参加中语会举办的“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并在大会上作《谈语段滚动式教学》的专题发言。2011年12月荣获“江西省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3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骨干教师。2012年11月受聘出任“国培计划——2012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专家。
老师们听了她一节课,借班上课,语段训练。学生课堂写,老师当堂点评。桂金姣老师说她很少给学生改作文,放手让学生多写多练,老师多看,多发动学生讨论,质疑,这样不断开拓思路,共同提高。桂金姣老师还送我们语文老师每人一本书,正式出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
老师们还听了黄亚军老师一节政治课。听课后老师们进行评课。其实,听课就是开眼界,再精彩再实用的课,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听课就是为了吸收别人的精华,潜移默化,为我所用。如果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才是有收获!如果刻意模仿,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结果会适得其反。“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是郑板桥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很有启发。
(2013.12.10)2018/4/11【2019/5/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