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233、独秀圆梦
【讲台三味】233、独秀圆梦我们是清早来到怀宁县城的。县城空气新鲜,街道宽阔而干净,崭新的楼房整齐划一,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独秀小学坐落在独秀公园对面。天下着小雨,走进校园,耳目一新。校园面积不大,却安排得井井有条。右边是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跑道,单双杠设备齐全。这里又是小花园,各种花草以美丽的芳姿迎接师生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客人。名校楼房也不是无名之辈,左边四幢楼房,都冠以“振宁楼”、“逸夫楼”、“独秀楼”、“稼先楼”,名人给莘莘学子以无声的鞭策和激励。我是以安庆市重点科研项目“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负责人的身份来到独秀小学的。会议安排在“独秀楼”。会议室中间一横幅“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层研究”课题研讨会,是会议主题。墙正中是校徽,精心设计的图案是一个人字上面一本书,简洁明了地显示“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会议室面积也不大,主席台对面三排座位,两边各两排,紧凑集中。人没到齐,三三两两地坐在一块交流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着校园图片和主题文化词,诗意且有创意。“一枝报得春消息,万紫千红次第春”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要效能”、“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我拿出小本子抄录着。三间屋的会议室两边墩柱上是名人名言。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之艰苦,教育之果甜” ,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后壁墙上一行大字“和教育大家携手,与文化巨人同行”,下面依次摆设着“存在即合理”( 柏拉图),“只有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卢梭),“人是靠思想站立的”(黑格尔),“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马卡连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居元为之亊,行不教之言”(老子),“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陶行知)。参会有26所学校80余人,主持人是市教研室主任谢余良。东道主蒋曹斌校长即席发言。他简明扼要介绍独秀小学,03年建校,现有师生3800人,60多个班级。学校以理念导航,“一枝独秀,枝枝俊秀,满园春秀” , 校训“与书为友”,“以书香滋养心灵,以经典奠定人生”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色。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校“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空间都育人” 。 “文化立校,书香育人” , 县委书记范先汉的题赠。蒋曹斌校长个子不高,浓缩的都是精华。他神情专注,性格深沉,宽厚,不事张扬,讲话不是夸夸其谈,不是照本宣科,他不做表面文章。在我眼里他是名校校长,更多的是艺术家,是思想家,是学者。会议间隙里我走出会议室,两边墙上张贴着陈独秀、王星拱、邓石如、邓稼先、海子的照片和简介,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小姑山等家乡山水图片,处处寓教育,见缝插针,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我们学校申报“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市级课题,我有县级科研课题负责人的经历,张冠李戴,混到一个到市级课题负责人的头衙,获得一张参会的名片。其实更重要的是见见蒋曹斌校长。拉大旗作虎皮,我们算是博友,但他是我一个心仪己久的教育家。我无事闲人,东拉西扯几百篇流水帐似的博文,他日理万机,忙里偷闲,写出不少锦绣文章。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是一睹尊容。会议结束后,我同他照了张合影,名人效应,我心满意足。蒋校长的博客叫“独秀有梦” ,背景即独秀小学风景如画的校园,他的教育家的“梦”就是办一流学校的理想,在博客曾有流露,《教育有梦》,《独秀有梦》,我读着,思考着,感慨着。如今心想事成,好梦成真。几年下来,书香特色成效初现,系统内外广泛赞誉。眼见为实。3800多学生没有一个乱喊乱叫的,地上没有一张纸片,恰如当年日本奥运会地上没有一张纸片,世人拍案叫绝!蒋校长的管理功夫一流!用不了多看,我满载而归。(2011.3.2)(1553)(2018/4/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