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石氏】二十一、宿松石氏十七将军
【宿松石氏】二十一、宿松石氏十七将军石普水明朝时,我们宿松石氏一家封授将军衔的一共有17位,他们是石良、石镜、石润、石温、石洪、石彬、石玉、石玺、石坚、石奎(明锦衣卫,授武德将军)、石金(石坚子,明山海卫指挥,授邵武将军)、石淮、石梁、石瑜、石硡、石议、石忠,石良直系11人,他的胞兄七哥家6人。石良(1319年——1394年),他“幼习兵书,畅晓大义”。在元未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石良以保境安民为己任,招慕义勇,屯田养兵,筑墙设塞,保护一方平安,深得四乡民众拥戴。1361年,朱元璋率兵攻克江洲,石良率宿松义勇赴九江支援朱元璋,被授以统兵元帅而留镇宿松。1363年,朱元璋被陈友琼围困于鄱阳湖弹尽粮绝,派俞通海来宿松向石良求援,传出“谁送粮,封宰相”的口谕。石良随即带人日夜不停开挖一条三十余里的新沟,派船运粮由龙湖直通前江,率部卒三千把粮草运送到明军手中。朱元璋得救,重赏石良,许诺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晋升相位。不久,朱元璋又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石良率兵伏击,陈友谅中流矢而死,其部败退武昌。石良率部直捣湖广,全歼陈友谅残部。后在策应安庆、舒城诸役中均冲锋陷阵,成为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洪武二年(1639年),太祖亲下诰命,敕封石良为武德将军,充任指挥,镇守毫州。1376年封武节将军,屯军中都重镇洪塘湖,直属中军都督府统辖。洪武十九年(1385年),石良告退回乡后,大兴土木,真的营造了一进七重的宰相府,石宰相屋因此得名。 1394年4月29日,石良病逝于家中,享年75岁,葬于杜溪虎形地。墓后有御碑亭,刻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斑斑敕文记下他忠君卫国的不朽功勋。有人在他的墓旁刻下一副对联:“百战功垂洪武业千秋勋在相公碑” ,这是对这位“田园宰相”的最好总结。《石氏族谱》说“真一公六子,讳子良,字均达,号松颜,居豆溪,从明太祖累功,授统兵元帅,诰授武德将军,晋升武节将军,世袭管军正千户。仕迹载通志、郡志、邑志武胄传,诰敕并入邑志,祔祀邑振英祠,春秋与祭。生于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二月十七日辰时,卒于明洪武甲戌(1394)四月二十九日亥时,葬豆溪大屋西,壬丙向,有诰敕碑。一九八三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将墓及诰敕碑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予以重修。妣周氏,生卒缺,葬荆桥安峰山下大路东,向南,有碑。女一,适太湖陈文二。继妣何氏,生于元顺帝至元庚辰(1340年)二月,卒于明洪武壬申(1392年),葬月山程家岭殷家山白虎嘴仁三公墓右,寅山申向,有碑。子三:镜、钺、鏻。女一,适李文彦。又妣李氏,生于元顺帝至元庚辰(1340年)二月十七日亥时,卒于明成祖永乐丁亥(1407年)十二月十八日巳时,葬杂湖嘴石头坡对大赛湖,寅山申向,有碑。子一,锜。女二:长适费千户弼,幼适黄景文。”石良从一个普通百姓被明太祖累功授统兵元帅,敕封武德将军,后升授武节将军、世袭管军正千户,他是一刀一枪杀出的一个武节将军世袭诰命已经很不容易,而且从他而起,他的后人在明朝封授将军衔的一共有17人,真正是封妻荫子,福泽后人。石良的大儿子石镜,字仲清,生于元顺帝至正甲午(1354年),明洪武十四年,袭父管军正千户职,钦授世袭武德将军。十七年调云南临安卫,赴任途中遇害,客死他乡,有传。《石氏族谱》《仲 清公传》:“义十一公,讳镜,号仲清,为仁八公长子。勇而有谋,文武备材。洪武十有四年,袭父洪塘湖千户职,调府军左卫管军正千户,钦授武德将军世袭。寻调临安守御,行至泸州,遇奸被害。未获大用。上悯惜之。”石镜素好吟咏,诗文颇多,只传下两首。其一《寄乡》圣代衣冠列网罗,祥麟瑞凤果如何。攀鳞未遂青云志,对酒常联白雪歌。枫陛荣承恩似海,萱堂还忆泪悬河。故乡遥望一千里,欲问平安无雁过。其二《辞亲之临安》长子今年方八岁,幼儿襁褓在他乡。我今万里临安去,赖有吾翁教义方。《石氏族谱》“仁八公长子,字仲清,行义十一,生于元顺帝至正甲午(1354年),明洪武十四年,袭父正千户职,十七年调云南临安卫,赴任途中遇害,客死他乡,有传。其弟钺后裔立衣冠冢于青龙村铁门闩,地形曰:铁锁链耕牛。墓于一九五八年被毁,济祖后裔于二零零八年清明节在原山重修墓立碑。妣张氏,生卒葬缺。子一,润,正千户,明洪武三十三年病故。继妣黄氏,生卒葬缺。子一,温,正千户,授武德将军,明永乐十二年病故。立胞弟钺长子洪为嗣。”石润,石良的大孙子,石镜儿子,授武德将军正千户,《石氏族谱》有《武平卫武德将军润袭职供状》一篇:石润旧名保安,年二十二岁,安庆府宿松县人,系石镜嫡长男。有祖石良辛丑年(1361)十月于九江归附,就守宿松县。壬寅(1362年)攻湖广等处,十月除授统兵元帅。癸卯(1363)年征湖广,甲辰(1364)年五月十五日除授英武卫流官正千户。丙午年(1366)到湖洲旧馆,攻苏州。洪武三年(1370),授流官诰命。洪武四年(1371)正月钦调凤阳洪塘湖千户所。洪武十年(1377)六月,授世袭诰命。洪武十三年(1380)十二月二十六日,为因风疾,令父石镜替职,仍授本所千户。洪武十六年(1383),钦依管出幼军赴京操练,调府军左卫后所,五月授世袭诰命。洪武十七年(1384),钦调云南临安卫,于四川泸州被人谋杀身死。润蒙保勘赴京。洪武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钦与世袭正千户,优给拨锦衣卫中左所,关支全俸操练。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钦依袭除武德将军正千户,母张氏封太宜人,妻张氏封宜人。洪武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石洪,明武平卫指挥佥事,授武德将军。《石氏族谱》“钺长子,镜嗣子,字启宽,行礼一,居亳州,明成祖永乐癸巳袭亲弟温职任武平卫正千户,授武德将军,有传。生于明洪武辛酉(1381)八月二十日戌时,卒于明正统丙寅(1446)三月二十二日申时,葬任所。妣刘氏,生于明洪武甲子(1384)三月十六日巳时,卒缺,葬同夫墓。子三:彬、桂、材。女三:长适吴指挥,次适曹指挥,幼适黄千户。”葬“任所” ,即亳州,为亳州始祖。《启宽公传》“礼二公,讳洪,号启宽,义十五公长子。精明果锐,而济以醇朴。善韬略,精操练,永乐癸已,起取赴京袭堂弟温武平卫正千户。莅政勤慎廉明,凡有征讨,戎阵明肃,与士卒同甘苦,众皆踊跃,所向无敌。尝扈从文皇北靖沙漠有功,归,钦赐甚厚。”石彬,明武平卫指挥,授怀远将军。《石氏族谱》有《明威 将 军彬 传》公讳彬,礼二公长子。膂力过人,工骑射。正统二年,袭父职。景泰元年,大同代州等处征战有功,升指挥佥事。先是赴京操备,行次临清北柳阴下,拾遗金一袋,守以待失者。久之,其人倉皇而至,泣曰:父久系监狱,尽家产易三百余金,以赎父命,金亡父亦亡矣。问其姓名,曰:熇。即举袋还之。熇分谢公,公厉声拒之,熇仰天祝谢而去。子玉,袭武平佥事。石玉,授明武平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石氏族谱》有《武平卫明威将军玉供状》:石玉,年四十五岁,系石润侄孙。伯祖于洪武三十三年八月病故,无嗣。叔祖石温二十四年九月十九袭职,永乐十二年正月十二日病故,无嗣。祖石洪十四年七月初七日袭职,正统二年正月老疾。父石彬本年四月二十五日替职,景泰元年月日不等,大同、代州等处节次杀贼有功。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升本卫指挥佥事。七年四月老疾。玉系亲男,本年十一月替武平卫世袭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父石彬赠明威将军,佥指挥使司,母马氏封太恭人,妻王氏封恭人。成化十年月日石玺,明指挥,升河南参将,授明威将军。事迹载《邑志·武功》)。公讳玺,字国信,良四世孙。有勇力,善骑射。弘治四、五年中,永城扶沟等地翦除强贼。甲寅治张秋河有功,升指挥同知。甲子,擒获沛县贼渠。正德元年于海门剿杀海寇施天杰,升署都指挥,寻授参将。守归德,封骠骑将军。卒年五十八。子坚任河南都指挥使,季子奎任锦衣卫前所世袭千户,侍卫禁廷。《石氏族谱》有《湖广归德府参将玺供状》:石玺年三十一岁,系石玉庶弟。有兄石玉于成化十四年五月病故,无儿。男玺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钦准袭本卫世袭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生母华氏封太恭人,妻李氏封恭人。弘治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又供状本职年四十三岁,弘治四年于永城县擒获强贼,五年又于扶沟县擒获贼首有功,升本卫署指挥同知。十四年于沛县等处缉捉贼首有功,升本卫实授指挥同知,今授怀远将军。祖石洪赠怀远将军同知指挥使司事。父石彬加赠怀远将军同知指挥使司事。祖母刘氏赠淑人,嫡母马氏、生母华氏、妻李氏俱赠淑人。正德元年 月 日石坚,明指挥,升河南都指挥,剿贼有功,升指挥同知,封怀远将军,事迹载《邑志·武功》。公讳坚,字介卿,玺庶长子。正德五年,荫授河南卫署指挥使。七年,剿平妖贼赵景隆于蒙城魏庄。九年,升指挥同知,掌印务,封怀远将军。子金嗣职,调山海卫指挥使。《石氏族谱》有《怀远将军代状》:石坚,年一十八岁,系石玺庶长亲男。石玺正德元年二月节,于海门县地方剿杀海贼施天杰有功,二年六月升署挥指使,本年七月擢升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归德等处。四年五月痼疾。坚先于正德三年遇例纳银三百两,于世袭指挥佥事上加二级,本年十一月替授本卫署指挥使。七年四月于蒙城县地名魏家庄剿平妖贼赵景隆等一千余名,九年三月升实授指挥同知,掌印管事,今授怀远将军。妻王氏封淑人。正德十年月 日以上都是石良的直系子孙。《石氏族谱。光乘录》记载了石良兄弟仁七、仁十的子孙有军功者。石铎,仁七子,明平山卫百户,授昭信校尉。石锐,仁十子,明宏农卫百户。石淮,仁七孙,明平山卫千户,授武德将军。石滛,仁十孙,明宏农卫百户,授昭信校尉。石梁,仁七曾孙,明平山卫指挥,授明威将军。石梧,仁十曾孙,明宏农卫百户,授昭信校尉。石瑜,明平山卫指挥,授明威将军。石硡,明平山卫指挥,授明威将军。石议,明平山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石忠,明平山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石良兄仁七儿子石铎军功传了七代!(2013.12.5)(草稿)2018/4/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