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24 10:44

【宿松石氏】二十五、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

【宿松石氏】二十五、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石普水    我们《石氏族谱》一共有80道诰敕,这是《石氏族谱》的一大亮点,是祖先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2008年暑假,我耗费了好长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煞有介事地标点。那是世界上最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极其耗费功夫。而且给那佶屈聱牙的诰敕加标点,天知道是对是错。我义无反顾,极其艰难地跋涉,然而终于没有全部抄完,我的时间、精力、毅力有限。十四修族谱对这些诰敕加了标点,我参照它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我发现一些我认为是错误的地方,包括文字,什么时候能找到十二修族谱加以对照?十二修族谱我认为是最好的族谱。至于标点,努力做到不以辞害意,没有绝对标准。    先说说一点常识。一般而言,诰敕中对在世的人称“封”,去世的则称为“赠”;对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一般都用“锡之诰命”、“锡之敕命”——“诰”和“敕”用不同的玺印。    按明清封赠典制,七品以上官员可以向朝廷请求封赠前代,这就是古人所谓光宗耀祖!一品官,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二、三品官,封赠祖父母、父母两代;四品至七品,封赠父母。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七品官因品级不够而封赠祖父母的,则以自身职貤(移)赠。受封赠的前代,未担任实职,但其官爵品级皆同子孙。    对女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一品、二品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九品是孺人。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恭人——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明清五品封宜人。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网上一幅对联最妙:上联 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都是贵妇下联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同为官僚    道光《宿松县志》354页有几段诰敕,第一段赫然就是宿松石氏的封石良敕,全文如下:    (1)封石良敕 明洪武二年二月    制曰:安邦拓境,在蓄将才,叙爵赏功,在伸朝典。石良天资果勇,智略老成。盖自宿松仗义之初,能遏众寇,使一方无警,民庶咸安。当是时也,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由是道通于蕲春,引兵于黄冈,直抵阳罗,夹攻湖广,西征之日汝有助焉。至于同安、舒城之捷,报国之心尤为可纪,宜升卫校,用酬乃勋,尚勉后图,以期远业。可武德将军、英武卫管军正千户。宜令石良准此。    (2)第二段,进石良秩敕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三日    制曰:轩辕平蚩尤以制兵,列圣相传而有军职焉。所以军职者御侮防奸。朕虽薄德,敢不效先圣而安众庶?尔石良职武德将军、英武卫管军正千户,今特授武节将军、洪塘湖屯田正千户所管军正千户。既承朕命,夙夜毋怠,以称斯职,尔惟懋哉!    “进石良秩敕”,相当于现在的进级文件。进,就是进级。明正五品先授武德将军(次五品),次升武节将军,才是正五品。明朝的军队的基层组织分为卫、所两级,叫做“卫所制度”。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使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有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辖有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设百户一人(正六品)。百户所辖有总旗二,小旗十。约五十人为一总旗,一个总旗领五个小旗,约十人为一小旗。卫、所遍布全国各地,自京师至府、县皆有卫、所。卫隶属于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统计,全国卫、所兵数有一百二十余万。永乐以后,卫、所兵数达到二百七十余万。    这说明,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以下都是石氏族谱上的诰敕。    (3)洪武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考到石良67岁,安庆府宿松县人。辛丑年九江附,壬寅年授统兵元帅,甲辰年除英武卫正千户,授流军职事。洪武四年调洪塘湖千户所,十年六月钦与世袭诰命考功监令郭传、丞李永。武节将军、洪塘湖屯田千户所管军正千户,石良奉。    制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必资武威以安黔黎,未尝专修文而不演武。朕特仿古制,设武职以卫治功。受斯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昌,敬之勿怠。    宝洪武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4)尔鸿胪寺序班石言特进尔阶登仕佐郎,锡之敕命。嘉靖三十年十一月二十日之宝    (5)尔石石先(左石右先),乃原任福建漳州府通府石山之祖父。貤赠尔为承德郎,锡之敕命。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之宝    (6)尔石钟采,乃管理横浦浦东盐大使,石山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管理横浦浦東盐场大使。锡之敕命。乾隆二年三月初六日之宝    (7)尔石钟采,乃原任福建漳州府通判石山之父。貤赠尔为承德郎,锡之诰命。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8)尔石钟英,乃广西浔州府经历石补卿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广西浔州府经历。锡之敕命。乾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    (9)尔石补失,乃吏目借补直隶津府青县典史石漋之父。貤赠尔为登仕佐郎吏目,借补直隶天津府青县典史,锡之敕命。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1)尔石补阙,乃吏目借署江南宝山县典史石振之父,貤赠尔为登仕郎,锡之诰命。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2)尔候选县丞石述,乃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石葆元之祖父,封尔为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锡之诰命。嘉庆十四年正月初一日    (13)尔贡生石佐邦,乃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石鼎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    年   月 日    (14)尔贡生石濂,乃直隶冀州新河县知县石飞熊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冀州新河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已未   年四   月 初八日    (15)尔候选主簿石绅立,乃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石渠阁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    (16)尔候选州吏目石之琼,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石砺金之祖父。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17)尔捐职布政司理闾石之琮,乃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石葆元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锡之诰命。嘉庆14年正月初一日    (18)尔庠生前封徵仕郎石大琳,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石伦之祖父,晋赠尔为中宪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锡之诰命。道光15年5月初五日    (19)尔石大升,乃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石鼎之父,赠尔为文林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锡之诰命。嘉庆年月日    (20)尔增生石光曜乃直隶候补通判加三级石飞熊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嘉庆十年十二月十三日     (21)尔监生石光春,乃直隶冀卅新河县知县石飞熊之叔父,貤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冀卅新河县知县,锡之敕命。 嘉庆四年九月十八日     (22)尔监生石音,乃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石渠阁之父,赠尔为文林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     (23)尔候选县丞石国泰,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加一级石砺金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24)尔石葆元,乃兵都主事加三级石广均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25)尔监生石松,乃安徽风阳府灵璧县教谕石韶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道光八年十一月初九日     (26)尔前封奉政大夫石毓栋,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三级石纶之父,晋赠尔为朝议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三级,锡之诰命。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九日     (27)尔前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石纶之父,赠尔为中宪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锡之诰命。道光十五年十月初五日     (28)尔庠生石毓桓,乃内阁中书委署侍读加二级石纶之胞叔父,貤赠尔为儒林郎,内阁中书加二级。 嘉庆十五年十月     (29)尔直隶后补通判加三级石飞熊,授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嘉庆十年十二月十三日     (30)尔增贡生石式金,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加一级石励金之胞兄,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31)尔兵部主事加三级石广均,授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32)尔庠生石纲,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一级。锡之诰命。道光八年十一月    (33)尔庠生石绂,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三级。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九日    (34)、尔石葆真,乃捐职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之祖父。赠尔为中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    (35)尔石广漠,乃捐职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之父,赠尔为儒林郎。锡之敕命。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    (36)尔候选州同石鸿翮,乃刑部湖广司候选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祖父,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年正月初一日     (37)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一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38)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二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     (39)尔石希宪,乃分发试用训导石作正之父,石兆祺乃石作正之本生父。貤赠尔为修职佐郎。锡之敕命。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40)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年正月初一日    (41)尔石希向,乃工部员外郎加一级石凤池之胞叔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42)尔石锦城,乃工部员外郎加二级石凤池之胞兄。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元年四月初九日    (43)尔拔贡生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盐运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祖父,赠尔为中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44)尔石纲,乃盐运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胞伯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45)尔进士吏部郎中石纶,乃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46)尔石大琳,乃盐运使衔四级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曾祖父,镥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47)尔拔贡生,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盐运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祖父,赠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48)尔进士吏部郎中石纶,乃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父。封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49)尔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援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尔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妻沈氏,赠尔为一品夫人。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50)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直隶司主事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51)尔石锦涵,乃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之胞兄。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    (52)尔石广誉,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祖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    (53)尔八品衔石绳箓,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    (54)尔八品衔石绳箓,乃翰林院检讨加四级石长信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    (55)尔附生石绳籀,乃翰林院检讨加四级石长信之胞伯父,封尔为朝议大夫。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    (56)尔石乃沐,乃吏部主事加四级石光暹之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    (57)尔附生石长仁,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兄,封尔为朝议大夫。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    (58)尔石长仁,乃吏部主事加四级石光暹之本生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    (59)尔候选州同石鸿翮,乃刑部湖广司候选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之宝    (60)尔候选州同石鸿翊,乃员外郎衔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之胞伯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光绪元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1)尔候选州同石鸿翀,乃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石凤池之胞伯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之宝    (62)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元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3)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直隶司主事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二月十七日    (64)尔石希勤,乃刑部员外郎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之宝    (65)尔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凤池,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元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6)尔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授尔为中议大夫。锡之浩命。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     (67)尔教谕衔安徽当涂县训导石仪凤,授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     (68)尔石蓉峰,乃教谕衔安徽当涂县训导石仪凤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    (69)尔石葆真,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曾祖父,封尔为通奉大夫。锡之浩命。光绪十五年正月初六日     (70)尔石广猷,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本生祖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正月初六日    (71)尔石广谟,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祖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正月初六日    (72)尔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正月初六日    (73)尔石焜煌,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父,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初二日之宝    (74)尔石寿山,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初二日之宝    (75)尔石寿山,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初二日之宝    (76)尔石绳簳,乃內阁中书三级石长裀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九日之宝    (77)尔石长祜,乃內阁中书三级石长裀之胞兄,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九日之宝    (78)尔石绳簳,乃主事衔加二级石长佑之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五年五月十五日之宝    (79)尔主事衔加二级石长祜,授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五年五月十五日    (80) 尔庠生石纲,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貤 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一级。锡之诰命。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2013.7.28)(2014.4.22)2018/4/24

一支笔 发表于 2018-4-24 11:24

{:5_170:}{:5_170:}{:5_170:}{:5_170:}{:5_170:}{:5_170:}{:5_170:}{:5_17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24 14:42

【宿松石氏】二十五、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
石普水
我们《石氏族谱》一共有80道诰敕,这是《石氏族谱》的一大亮点,是祖先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2008年暑假,我耗费了好长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煞有介事地标点。那是世界上最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极其耗费功夫。而且给那佶屈聱牙的诰敕加标点,天知道是对是错。我义无反顾,极其艰难地跋涉,然而终于没有全部抄完,我的时间、精力、毅力有限。十四修族谱对这些诰敕加了标点,我参照它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我发现一些我认为是错误的地方,包括文字,什么时候能找到十二修族谱加以对照?十二修族谱我认为是最好的族谱。至于标点,努力做到不以辞害意,没有绝对标准。
先说说一点常识。一般而言,诰敕中对在世的人称“封”,去世的则称为“赠”;对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一般都用“锡之诰命”、“锡之敕命”——“ 诰”和“敕”用不同的玺印。
按明清封赠典制,七品以上官员可以向朝廷请求封赠前代,这就是古人所谓光宗耀祖!一品官,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二、三品官,封赠祖父母、父母两代;四品至七品,封赠父母。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七品官因品级不够而封赠祖父母的,则以自身职貤(移)赠。受封赠的前代,未担任实职,但其官爵品级皆同子孙。
对女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一品、二品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九品是孺人。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恭人——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明清五品封宜人。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网上一幅对联最妙:
上联 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都是贵妇
下联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同为官僚
道光《宿松县志》354页有几段诰敕,第一段赫然就是宿松石氏的封石良敕,全文如下:
(1)封石良敕 明洪武二年二月
制曰:安邦拓境,在蓄将才,叙爵赏功,在伸朝典。石良天资果勇,智略老成。盖自宿松仗义之初,能遏众寇,使一方无警,民庶咸安。当是时也,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于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矣。由是道通于蕲春,引兵于黄冈,直抵阳罗,夹攻湖广,西征之日汝有助焉。至于同安、舒城之捷,报国之心尤为可纪,宜升卫校,用酬乃勋,尚勉后图,以期远业。可武德将军、英武卫管军正千户。宜令石良准此。
(2)第二段,进石良秩敕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三日
制曰:轩辕平蚩尤以制兵,列圣相传而有军职焉。所以军职者御侮防奸。朕虽薄德,敢不效先圣而安众庶?尔石良职武德将军、英武卫管军正千户,今特授武节将军、洪塘湖屯田正千户所管军正千户。既承朕命,夙夜毋怠,以称斯职,尔惟懋哉!
“进石良秩敕”,相当于现在的进级文件。进,就是进级。明正五品先授武德将军(次五品),次升武节将军,才是正五品。明朝的军队的基层组织分为卫、所两级,叫做“卫所制度”。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使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有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辖有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设百户一人(正六品)。百户所辖有总旗二,小旗十。约五十人为一总旗,一个总旗领五个小旗,约十人为一小旗。卫、所遍布全国各地,自京师至府、县皆有卫、所。卫隶属于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统计,全国卫、所兵数有一百二十余万。永乐以后,卫、所兵数达到二百七十余万。
这说明,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以下都是石氏族谱上的诰敕。
(3)洪武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考到石良67岁,安庆府宿松县人。辛丑年九江附,壬寅年授统兵元帅,甲辰年除英武卫正千户,授流军职事。洪武四年调洪塘湖千户所,十年六月钦与世袭诰命考功监令郭传、丞李永。武节将军、洪塘湖屯田千户所管军正千户,石良奉。
制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必资武威以安黔黎,未尝专修文而不演武。朕特仿古制,设武职以卫治功。受斯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昌,敬之勿怠。

洪武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370年)
(4)尔鸿胪寺序班石言特进尔阶登仕佐郎,锡之敕命。嘉靖三十年十一月二十日之宝(1551年)
(5)尔石钟采,乃管理横浦浦东盐大使,石山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管理横浦浦東盐场大使。锡之敕命。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初六日之宝
(6)尔石石先(左石右先),乃原任福建漳州府通府石山之祖父。貤赠尔为承德郎,锡之敕命。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十一月二十日   之宝
(7)尔石钟采,乃原任福建漳州府通判石山之父。貤赠尔为承德郎,锡之诰命。
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十一月二十日
(8)尔石钟英,乃广西浔州府经历石补卿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广西浔州府经历。锡之敕命。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一月二十日
(9)尔石补失,乃吏目借补直隶津府青县典史石漋之父。貤赠尔为登仕佐郎吏目,借补直隶天津府青县典史,锡之敕命。乾隆三十六年(177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1)尔石补阙,乃吏目借署江南宝山县典史石振之父,貤赠尔为登仕郎,锡之诰命。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2)尔候选县丞石述,乃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石葆元之祖父,封尔为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锡之诰命。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月初一日
(13)尔贡生石佐邦,乃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石鼎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    年   月 日
(14尔贡生石濂,乃直隶冀州新河县知县石飞熊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冀州新河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已未 四年(1799年)四 月 初八日
(15)尔候选主簿石绅立,乃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石渠阁之祖父。貤赠尔为文林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锡之敕命。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
(16)尔候选州吏目石之琼,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石砺金之祖父。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十四日
(17)尔捐职布政司理闾石之琮,乃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石葆元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锡之诰命。嘉庆十四年(1834年)正月初一日
(18)尔庠生前封徵仕郎石大琳,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石伦之祖父,晋赠尔为中宪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锡之诰命。道光十五年(1835年)5月初五日
(19)尔石大升,乃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石鼎之父,赠尔为文林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锡之诰命。嘉庆年 月 日
(20)尔增生石光曜乃直隶候补通判加三级石飞熊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十三日
(21)尔监生石光春,乃直隶冀卅新河县知县石飞熊之叔父, 貤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冀卅新河县知县,锡之敕命。 嘉庆四年(1799年)九月十八日
(22)尔监生石音,乃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石渠阁之父,赠尔为文林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知县,锡之敕命。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
(23)尔候选县丞石国泰,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加一级石砺金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十四日
(24)尔石葆元,乃兵都主事加三级石广均之父,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二月十四日
(25)尔监生石松,乃安徽风阳府灵璧县教谕石韶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 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初九日
(26)尔前封奉政大夫石毓栋,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三级石纶之父,晋赠尔为朝议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三级,锡之诰命。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初九日
(27)尔前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石纶之父,赠尔为中宪大夫刑部湖广司主事加四级锡之诰命。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初五日
(28)尔庠生石毓桓,乃内阁中书委署侍读加二级石纶之胞叔父,貤 赠尔为儒林郎,内阁中书加二级。 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月
(29)尔直隶后补通判加三级石飞熊,授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十三日
(30)尔增贡生石式金,乃刑部云南司候补郎中加一级石励金之胞兄,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道光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十四日
(31)尔兵部主事加三级石广均,授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二十二年(1817年)十二月十四日
(32)尔庠生石纲,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一级。锡之诰命。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
(33)尔庠生石绂,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三级。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初九日
(34)尔石葆真,乃捐职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之祖父。赠尔为中议大夫,锡之诰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十二月初九日
(35)尔石广漠,乃捐职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之父,赠尔为儒林郎。锡之敕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十二月初九日
(36)尔候选州同石鸿翮,乃刑部湖广司候选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祖父,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 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初一日
(37)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一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
(38)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二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二十六日
(39)尔石希宪,乃分发试用训导石作正之父,石兆祺乃石作正之本生父。貤赠尔为修职佐郎。锡之敕命。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二十一日
(40)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湖广司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初一日
(41)尔石希向,乃工部员外郎加一级石凤池之胞叔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
(42)尔石锦城,乃工部员外郎加二级石凤池之胞兄。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初九日
(43)尔拔贡生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盐运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祖父,赠尔为中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初九日
(44)尔石纲,乃盐运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胞伯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初九日
(45)尔进士吏部郎中石纶,乃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父。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初九日
(46)尔石大琳,乃盐运使衔四级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曾祖父,镥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
(47)尔拔贡生,江苏六合县教谕石毓栋,乃盐运便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祖父,赠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
(48)尔进士吏部郎中石纶,乃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父。封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
(49)尔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援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
尔盐运史衔直隶候补知府蔚州知州石元善之妻沈氏,赠尔为一品夫人。锡之诰命。
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
(50)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直隶司主事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初九日
(51)尔石锦涵,乃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之胞兄。封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
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初九日
(52)尔石广誉,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祖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53)尔八品衔石绳箓,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54)尔八品衔石绳箓,乃翰林院检讨加四级石长信之父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
(55)尔附生石绳籀,乃翰林院检讨加四级石长信之胞伯父,封尔为朝议大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
(56)尔石乃沐,乃吏部主事加四级石光暹之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
(57)尔附生石长仁,乃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石长信之兄,封尔为朝议大夫。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58)尔石长仁,乃吏部主事加四级石光暹之本生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
(59)尔候选州同石鸿翮,乃刑部湖广司候选主事加一级石镜潢之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之宝
(60)尔候选州同石鸿翊,乃员外郎衔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之胞伯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 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1)尔候选州同石鸿翀,乃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石凤池之胞伯祖父,赠尔为中宪大夫。锡之浩命。 光绪元年(1年)正月二十日之宝
(62)尔石希周,乃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凤池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
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3)尔太学生石希勤,乃刑部直隶司主事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十七日
(64)尔石希勤,乃刑部员外郎加四级石镜潢之父,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之宝
(65)尔工部员外郎加三级石凤池,封尔为中宪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初三日之宝
(66)尔刑部主事加三级石镜潢,授尔为中议大夫。锡之浩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十二日
(67)尔教谕衔安徽当涂县训导石仪凤,授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68)尔石蓉峰,乃教谕衔安徽当涂县训导石仪凤之父,貤赠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69)尔石葆真,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曾祖父,封尔为通奉大夫。锡之浩命。 光绪十五年(1888年)正月初六日
(70)尔石广猷,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本生祖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1888年)正月初六日
(71)尔石广谟,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祖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1888年)正月初六日
(72)尔布政司理问石绳箴,乃同知衔加五级江西南城县知县石寿祺之父,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光绪十五年(1888年)正月初六日
(73)尔石焜煌,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父,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初二日 之宝
(74)尔石寿山,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初二日 之宝
(75)尔石寿山,乃廪贡生分缺训导加六绩石寿龄之胞兄,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初二日之宝
(76)尔石绳簳,乃內阁中书三级石长裀之父,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同治十二年(1873年)二月初九日之宝
(77)尔石长祜,乃內阁中书三级石长裀之胞兄,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
同治十二年(1873年)二月初九日之宝
(78)尔石绳簳,乃主事衔加二级石长佑之父,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十五日之宝
(79)尔主事衔加二级石长祜,授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十五日
(80) 尔庠生石纲,乃宗人府主事一级石纶之胞兄, 貤 赠尔为奉直大夫宗人府主事加一级。锡之诰命。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六日
(2013.7.28)(2014.4.22)2018/4/24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4-25 11:42

如说唐朝宋朝明朝唯其清朝,那朝升官。则知往日来日后日只有即日,一日作主。
先生说【对女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一品、二品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九品是孺人。】
我认为在宋代与清用之间的一个句子“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不连贯。句子中不包括一品至六品。
上半部分介绍的是男官九个品,封赠女子八个阶,下半部分,也是男官九个品封赠女子七个阶,只不过,明细说出夫人,有一品夫人,二品夫人,明细说出孺人,有七品是孺人,八品是孺人,九品是孺人。并且清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没有像政和二年设立的令人、硕人。则“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一句就没有意义。由九品而论,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八品是孺人,九品是孺人。是不是宋朝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硕人,五品令人,六品恭人,七品宜人,八品安人,九品孺人。呢?
还有,南方闽浙,和宿松清朝早期的碑文 ,普通百姓老母也镌老孺人,是不是老孺人不是孺人呢?如果老孺人不是孺人,老夫人就不是夫人,这还罢了。那么,真的六品恭人,七品宜人,八品安人,死后就不应该加上老字了。清明节,我在看人家新碑文时,有许多都是镌老大人,老夫人,他们生前都是普通百姓。
如果说老,代表年纪老,还有壮年亡故的。头上还有爷爷、父母,等等白发人在世呢!岂不老的不是时候?镌老字不是地方吗?如果说老,代表死去,见面一声“老先生”就太吓人了。端杯一声“老亲家,请!”未饮也会晕倒的。由上讨论得知,不同朝代人称是不同的。不同地点人称也有差异。

回过头来,再议论十四修谱与十二修谱。由于朝代不同,则不一定封赠名称,与男子官阶,会按照同一朝代来衡量。所以后来修谱,没有必要改变前谱记载。就像上次讲宿松田氏,《治癌症的老师》我的跟帖,《替驾王一个大笑话》“难道陈宜中改名换姓,成了田氏梦罴公?谎称是从雁门迁移到蕲的吗?这么说从蕲来宿松的田姓,应该姓陈,而不是隋朝田家后人了。如果这样,就与紫荆花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但是,作为田济民先生,他能不知道陈宜中五主之丞相吗?他能不知道南宋除了陈宜中五主之丞相,田氏没有五主之丞相吗?可是,知道了又怎么说。知道了,就不管隋朝田家紫荆花吗?
说明田谱也是收集加记载合拼的。这就是收集资料充斥了记载的错误。使田家后人不知来自于陈,还是来自于田。 我也有个小亲家田某,可惜耳聋颠倒,识字不多。但是半碗酒下肚,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条条是道,上激扬下忧伤,从大笑道老泪纵横,话匣子是停不住的,也听不进纠错。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25 14:31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4-25 11:42
如说唐朝宋朝明朝唯其清朝,那朝升官。则知往日来日后日只有即日,一日作主。
先生说【对女人的称谓,按 ...

谢谢指教!问好!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25 14:31

一支笔 发表于 2018-4-24 11:24


谢谢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石氏】二十五、宿松石氏族谱上的诰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