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5-1 16:38

 宿松龙湖(初稿) 石普水 一、引子:宿松龙湖,一个“黑户口”

 宿松龙湖(初稿)石普水一、引子:宿松龙湖,一个“黑户口”宿松全县水面面积共682.28平方公里,其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如此丰富的淡水资源是宿松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宿松的骄傲。但是,我在网上搜索“龙湖”,却找不到宿松龙湖。网上只有河南省淮阳县龙湖、郑州郑东新区龙湖和福建省永定县龙湖。我在“百度”搜索“宿松县主要河流湖泊”,只有华阳河、二郎河,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惟独没有龙湖。而“百度”介绍“龙感湖”“就是黄冈市的龙感湖。”我搜索“龙感湖”,“宿松环保”是这样简介“龙感湖”的。“龙感湖位于长江下游北岸,跨安徽省宿松和湖北省黄梅两县境,宿松境内的北汊又称龙湖,整个湖区主属宿松县。龙感湖由断裂带局部凹陷洼地,经长江长期洪水漫滩淤积而成为江湖分隔的浅湖。”
“1954年大水后,规划作为蓄洪区。湖北省于1955年在湖西岸筑百里长堤(又称梅济大堤),以防洪水西溢,相当于上格堤;安徽省在合成圩东筑新开坝,堵断后河(亦称宝塔河),分隔华阳河与皖河流域,相当于下格堤。当时百里长堤以东,新开坝以西的湖区和低矮民垸,列为蓄洪区,计划蓄洪25亿立方米。蓄洪区湖泊面积967平方公里,由华阳、杨湾、杨林闸(2000年已屏蔽)向长江排水。1973年湖北省开始穿龙感湖兴建八一大堤,取代百里长堤,全长 39公里,计划堤顶高程23.0米,但有1/3堤段尚未达到。1978年后,安徽省在华阳至望江城一线利用合成圩西堤改建为新的东隔堤。因此,现在蓄洪区事实上已限定为八一大堤和新建东隔堤(新开坝)之间的区域。入湖主要河流,湖北省有古角山河,安徽省宿松县有二郎河,均自北向南进入湖区,入湖总流域面积3519平方公里,其中湖北省2536平方公里,安徽省983平方公里。湖水向东流,经筑墩泄入大官湖、黄湖、泊湖,由杨湾、华阳、杨林(2000年已屏蔽)三闸注入长江。龙感湖东西长28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0公里,湖底高程10.5米,蓄水位14.0米时,容积9.7亿立方米(其中安徽6.22亿立方米),湖面积420平方公里(其中安徽266平方公里);蓄水位17.0米时,容积22.3亿立方米(其中安徽14.65亿立方米),湖面积475平方公里(其中安徽305平方公里)。”“经考证,中国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晋以后的各朝代地图上,明确标明庾亮所说的“雷池”即今日黄梅的龙感湖。”“龙感湖是湖北黄梅的一个行政区。截止2006年底,龙感湖管理区辖6个办事处、1个农科所和1个林科所,57个农业生产队和3个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9100公顷。”宿松龙湖榜上无名。龙感湖是湖北的、黄冈市的、黄梅的,而不是宿松的。我诧异,宿松龙湖,官家不认,娘家不要,是一个“黑户口”?我莫名其妙,怅然若失。(2012.11.28)(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龙湖(初稿) 石普水 一、引子:宿松龙湖,一个“黑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