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28、为什么漏掉了排湖?
【龙湖烟云】28、为什么漏掉了排湖?排湖不是私生子。《道光县志》有记载“排湖,旧志作牌湖,四十五里。《一统志》、《通志》同。”查阅民国以前的宿松县志,宿松水域竹墩以西的湖泊只有龙湖、排湖、感(鳡)湖,而没有龙感湖。为什么漏掉了排湖?龙感湖取代排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央农垦部上世纪50年代决定充分利用湖滩建国营农场,安徽在宿松利用黄湖、大官湖、排湖、感(鳡)湖建华阳河农场,湖北在黄梅县严家闸边建龙感湖农场,后改名龙(鳡)湖农场。华阳河在望江,为什么宿松用“华阳河”名字?黄梅县用龙感湖的名字?在政治挂帅的年代,长官意志不容置疑。但是只是农场的名字。其二、上世纪60年代空军搞航测,当时出于“保密”要求,只有县里少数主要领导干部知道,而这些主要领导干部又都不是本地人,,更不清楚湖泊具体名称,所以想当然认为有个华阳河就有华阳河农场,同样,有个龙感湖农场就一定有个龙感湖,因此,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从文革后期,我县的文件、图书均出现“龙感湖”,而且鸠占鹊巢,林妹妹换成了宝姐姐。其三、客观上由于龙感湖农场水上交通运输方便,我县沿湖地区机关学校,村民修建房屋,多往该厂购买砖瓦,帆船往来频繁。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县不少农民外流到该场打工,期间与职工建有感情,后来互帮购物,来往频繁,故龙感湖名称广为流传。但是,熟悉湖泊名称的人都知道,排湖是排湖,感湖是感湖。《佐坝乡志。水产》“排湖处我乡南部,西与感湖相接,南与汇口镇、洲头乡相连(包括白咀湖),上纳龙湖、黄梅太白湖及本地水,汇同龙湖水经华阳河注入长江。”文革期间人名、地名政治化,长官意志更改频繁,人们习以为常,此类情况如黄湖、大官湖称之为“黄大湖”,漏掉了排湖,而以龙感湖取而代之自然不足为怪。1990年《宿松县志》更加没有标注排湖,也以龙感湖一笔带过。遗憾的是,佐坝自己的乡志,竟然在现状图上也没有标注排湖,而以龙感湖一笔带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