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47、品味宿松民歌《寡汉佬歌》(18)
【龙湖烟云】47、品味宿松民歌《寡汉佬歌》(18) 石普水 旧社会早婚早育想象比较普遍,一般男女青年十七、八岁就结婚。所谓的“寡汉佬”是指到了结婚年龄还没有娶媳妇的男人。他们不是晚婚晚育,而是因为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其一,出自蒋山:蒋国仁,乔木:史金华。红毛鸟(红嘴鸟),绿毛衣,哥有嫂、我无妻,再过三年不寻给我,我就把大嫂拐得过江西。(37)这是一个用宿松话讲叫“雀泼”的男孩。“再过三年不寻给我,我就把大嫂拐得过江西”。 父亲死了,主人公把自己没有娶妻的责任推到哥哥身上,跟哥哥开玩笑。有趣!其二,破草帽,不遮荫,寡汉佬哥哥好伤心。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灯一眦到我,我一眦到灯。(38)“眦”就是看,盯着眼睛仔细看。这首民歌突出了寡汉佬的孤独。“破草帽”是穷,“不遮荫”写白天在烈日下辛勤劳动。寡汉佬后面加上“哥哥”说明年龄的确已经不小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灯一眦到我,我一眦到灯。”形象地写出了寡汉佬强烈的孤独感,让人同情,让人怜惜。其三,毛蓝布,紫竹旋,一肩挑到姐门前。姐姐出来买毛蓝,问我毛蓝几多钱。别人扯布三分半,姐姐扯布不要钱。头似乌云眉似月,脸似桃红纸一张,脚似山上一支笋,手似前生的嫩生姜。茅茅屋,两头低,别人有妻我无妻;别人有妻同床睡,我的妻子在哪里?打一根耙齿四四方,写一张状纸告阎王,阎王说我无道理,山上鸟雀也成对,河里鲤鱼也成双,哪有女子守空房。(韩文虞菊英(39)这首民歌有很强的艺术性。第一部分写寡汉佬做生意讨好女人。寡汉佬做小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找老婆。你看他把“毛蓝布”不往别处挑,而是“一肩挑到姐门前”——专门找有女人的地方去,其用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姐姐出来了,他讨好女人:“别人扯布三分半,姐姐扯布不要钱。”眼前这个姐姐很漂亮哟,你看“头似乌云眉似月,脸似桃红纸一张,脚似山上一支笋,手似前生的嫩生姜。”——姐姐真的美若天仙,如此美貌吗?或者“情人眼里出西施”,突出了寡汉佬对妻子的渴望。小生意显然没有找到这位美女,所以才有第二段的忿忿不平。回家看着茅茅屋不顺眼,想来想去还是老婆。“别人有妻我无妻;别人有妻同床睡,我的妻子在哪里?”他甚至发神经似的“打一根耙齿四四方,写一张状纸告阎王”,“一根耙齿四四方”说明他不能用笔写字。在“阎王说我无道理”时,寡汉佬还是振振有词,跟阎王胡搅蛮缠,“山上鸟雀也成对,河里鲤鱼也成双,哪有女子守空房”?这是一个聪明能说会道的寡汉佬。如果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人应该是大有作为的。可惜他生不逢时。其四,全县流行吴毛英、石钱英、梅淑珍。八鸠上树踩撇桠,望见湖口十八家。两边都是金货店,当中是我外父家。外父出来骑白马,外母出来插金花。三个舅代(弟)会写字,三个舅母会绣花。大舅母绣个莲花墩,二舅母绣个牡丹花。只有三舅母不会绣,关倒房门纺线纱。一日纺得三斤半,三日纺得九斤纱;只有街上卖茶瓮,哪有街上卖脚踏?只有街上卖老布,哪有街上卖线纱?(40)这首民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通篇全部都是想象,非常有意思。无事时,寡汉佬望着斑鸠发呆。附近没有希望找到媳妇了,他把希望寄托在远处。他望着远远的江西湖口,幻想着湖口大街上店铺林立,而最富有的金货店是他的岳父家。岳父出来骑着白马,岳母出来头上插的是金花。三个小舅子都能写会算,三个舅嫂都会绣花。大舅嫂绣个莲花墩,二舅嫂绣个牡丹花,只有三舅嫂不会绣,关倒房门纺线纱。这是有钱人家呀,为什么那样辛勤劳动?“一日纺得三斤半,三日纺得九斤纱;只有街上卖茶瓮,哪有街上卖脚踏;只有街上卖老布,哪有街上卖线纱。”——寡汉佬胡思乱想,百思不得其解。其五:我枷(家)里头艮(人)是个三心妹。出门放心,看到恶心,想起雷(来)伤心。爹娘作主,总算赖到我推。(41)从字面意思看,这是一个有老婆的人,但是我还是把它归于寡汉佬一篇。这是一个什么老婆啊?一个“三心妹”。什么三心?“出门放心”——没有人看得上这个丑八怪;“看到恶心”——五官一定奇丑,“相书上没有,怪书上难找”;所以“想起来伤心”!这都是爹娘作主,别人不要的,总算赖到我了。一番雀泼话,一首心酸的歌。(2015.1.17)5.11.修改(2018/6/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