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15 15:26

 【龙湖烟云】52、品味宿松民歌《雀泼歌之三》(23)

 【龙湖烟云】52、品味宿松民歌《雀泼歌之三》(23)石普水司国庆说:“中国歌谣的搜集研究创始者刘半农先生发过声明:‘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价值……’”所以含对人有蔑视取笑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的歌谣亦当收录以备研究。”这话原文是: “提倡搜集‘猥亵歌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发轫于一九一八年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起于刘半农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其征稿条件中原有这么一条:‘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者。’歌谣研究会后来交由周作人主持,他觉得这一条提得太保守,于是在一九二二年修订后的章程中改成了‘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之价值,当一并录寄,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择’,不过,这点小改动似乎并未引起大家注意,几乎无人响应。”见《周作人顾颉刚:公开收集“猥亵歌谣”的文人》。宿松民歌中有些雀泼歌更多的是为了取乐,而不是侮辱别人。其一,新娘子新,坐床厅,一对奶,十八斤。你不信,叫你家新郎过秤称。(84)这是小孩看见接新娘,或者新娘入洞房坐在床上,闹洞房的戏语。闹洞房的不止是小孩,见多识广的大人也参加,所谓“新婚三日无大小”没有什么忌讳,各种玩笑都可以开。其二,红轿衣,绿轿衣,轿里坐着个无福的屄(bi)。(85)司国庆说,旧时嫁女坐轿在路途,一帮小孩看见戏骂,此时新娘丢些零食意图塞住小孩的嘴以图吉利。其三,黄老八,捞(偷)人家鸭,冇得刀,架(用)手的掐;冇得柴,烧破鞋。(86)民歌里的黄老八,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穷人。为生活所迫,偷人家鸭,但是没有刀,只能用手的掐;也没有柴,只能烧破鞋。其四,道士道,戴法帽,穿法衣,打起锣鼓就乱呲屄(bi)。(87)司国庆说,笑话道士做法时念些听不懂的经文。其五,和尚和尚,夜里打梆。不吃白米,要吃猪糠;不坐板凳,要坐犁弯;犁弯坐不稳,和尚跌到窖里一滚。(88)这是骂和尚“吃猪糠”,“坐犁弯”,不成正果。其六,先生先,屁股尖(谐音悭),一粒米,吃三天。(89)司国庆说,形容老师吝啬,生活拮据。其七,学生学,牢里坐,放出来,死猖祸。(90)司国庆说,这是形容学生淘气撒野。其八,伢在山头上,儿在洼宕里。我一摸摸,你是在我胯里。(91)这是小孩子站在高处或者在树上,跟底下的小孩开玩笑,骂下面的人。(2015.1.25)5.10.修改(2018/6/1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52、品味宿松民歌《雀泼歌之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