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28 15:08

【龙湖烟云】90、佐坝名称之由来考

【龙湖烟云】90、佐坝名称之由来考石普水 “宿松”因“老松滋县”的简称而得名。《政区大典·宿松篇》介绍“名称来历”说:“宿松史称‘松兹’、‘松滋’。据《晋书》和《太平寰宇》记载,晋咸康三年(337年),松滋县民(今宿松人)为避战乱,在荆土桥另立松滋县(这话有一点小问题,原文是“于荆土侨置松滋县”,“侨置”是一个词,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的行政管理制度),县治设于上明。这样,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个松滋县,原来的松滋县被称‘老松滋县’,即“宿松县”,“宿”,‘老’的意思。”那么,佐坝名称怎么来的呢?《佐坝乡志》在介绍佐坝的由来时说:“相传明代忠毅公左光斗在此屯田筑坝为城而得名,应称‘左家坝’,解放初,将左加立人旁成为佐坝,一直沿用至今。”还说,“当年土城的遗迹解放初尤存,现佐坝中学北边仍有残坝。”忠毅公左光斗(1575年~1625年)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明桐城人。天启元年(1621)领直隶屯田事。史载朝廷任命左光斗负责屯田事务,他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时、地利、人情和疏浚沟渠、开设塘陂、修筑堤坝、鼓励军民屯垦的“三因十四议”,并迅速付诸实施,并将南方良种水稻引入北方。左光斗是否亲自来到宿松佐坝屯田筑坝呢?无文字可考。但是,即使他真的来到佐坝屯田筑坝,也不能说明是因为他的到来而叫“佐坝”。他屯田筑坝的地方多着呢,那该有多少个佐坝啊!怎么只有我们这里叫“佐坝”呢?毛主席当年在沙洲坝还挖过井呢,哪里怎么不叫“毛洲坝”啊?去年12月19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也到过佐坝,为什么不叫“张坝”呢?这是一个令人难解的疑惑。我曾经请教过佐坝街老居民刘金生老师傅:“佐坝有姓左的人家吗?”刘老师傅回答说有,并且说以前有姓左的坟墓,年久失修已经平去了。刘汝南书记已70岁了,他亲自把我引到左姓人家的坟墓前。位置就在我的学生陈玉洁家屋背后。说是坟墓,其实不过仅仅只一点点土墩而已。但它千真万确就是左姓人家的坟墓,佐坝的老一辈人都这么口口相传。这是历史的见证。刘师傅说他们刘氏的一世祖是明宣宗宣德四年(即1429年)来佐坝定居的。刘师傅把他们《刘氏族谱》拿给我看。这套民国二十二年版的族谱装祯漂亮,保存完好,是有一定史料价值的难得珍品。我发现《刘氏族谱》里一段令人注目的文字:刘氏21世祖是“由塘穴镇迁松邑地名左家壩”——我详细地抄写这段文字“21世云华公:星公四子,字立仁,文学生,由塘穴镇迁松邑地名左家壩,生明宣宗宣德四年已酉(1429年)五月21日巳时。殁宪宗成化21年乙巳(1485年)6月18日午时。妣余氏……葬松邑樟树下,过路山,艮山坤向,有碑。”这是第一个文字记载的“佐坝”!时间是1429年,比左光斗屯田主持水利的天启元年(1621年)要早整整192年。这段文字说明,佐坝地名并不是因为左光斗“屯田筑坝为城而得名”,而且当时人烟稀少的佐坝也不可能有什么“城”。换言之,在没有左光斗之前的192年,就有了“左家壩”。我亲自来到“刘岭”,看到了刘师傅说的刘氏21世祖坟墓的墓碑,时间与刘氏族谱一致。至于说佐坝是因为“左光斗在此屯田筑坝为城而得名”,恐怕完全是名人效应。很多人说宿松地名是因“李白宿于松树林”而名之。其实宿松在“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塘郡设高塘县,18年(598年)改为宿松县。”而诗仙李白是755年才来“松树下宿了一晚”,晚了整整166年。佐坝街现在住着徐、刘、陈三姓,500余人。老人们说陈姓来得最早,徐姓1650才到佐坝。现在陈姓人口最少,徐姓人口最多。但是三姓都公认左姓来得最早,屋场西南角埋着姓左的人,他们的坟还在,左姓才是佐坝最早的住民。佐坝现在没有左姓人。宿松县城有一个70多岁的左姓人,他们不是佐坝左姓的后代,他们清朝才到宿松。但是,现在佐坝没有左姓人不能说明明朝没有左姓的人来佐坝。我家场附近有个地方叫“下毛屋”,老人们说,那个叫下毛屋里的地方,曾经住着100多户人家,而且都姓毛。一个见多识广做过乡干部的尹洪生老人80多岁,亲口告诉我说,解放前他曾经到下毛屋收租,佃户的的确确就是姓毛的农民。我家一山之隔的白门楼,现在住着600余人都姓洪,但是洪姓人都说白门楼最早住的是姓李的人,叫李峦。我的外婆家叫芦咀,一个600多人口的大屋场,现在都姓尹,但是老人说最早的人芦,并且说全靠芦勇这十八步才有“芦咀”,而且还流传一个“芦勇十八步”的故事。横路现在住的都是孟姓的人,但是最早叫涂岭,涂姓的人比孟姓的人来得早。战争、瘟疫、天灾人祸,人类迁徙谁能说清楚来龙去脉?本地发生的事都是前传后教,口口相传,无风不起浪。民间传说一般都是有根据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少一点想当然。因此,我认为“左光斗在此屯田筑坝为城而得名”不可信,佐坝的地名是因为姓左的人最先到这里而叫开的。(2013.1.1.)(2018/6/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90、佐坝名称之由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