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30 14:30

【龙湖烟云】95、风水颈沟的传说

【龙湖烟云】95、风水颈沟的传说石普水“枫树颈沟”,我曾经走过几百次。少年时捡粪,看荒,以后到荒场劳动,来来往往,都经过这里。那是一条大约七、八米宽的河沟,中间一个土墩,上面搭着几根树,算行人过往的桥。好在河沟不深,夏天秋天都可以直接涉水而过。河沟的北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南面则是横路洲得胜山。河沟虽然不深,但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鸿沟。东边是横路洲的富家湖,西边是汪昌嘴的寺沟,前面是排湖,西边通往感湖,东边通向龙湖。我们一直都叫它“枫树颈沟”。《佐坝乡志》也是这样称呼的。而“风水颈沟”,是前天早晨第一次听老同学尹学明说的。老同学说,朱元璋与陈友亮在这里打仗,把陈友亮的部队打得落荒而逃,朱皇帝亲口敕封此山为“得胜山”,把鸣锣处叫“铜锣墩”,擂鼓处“擂鼓墩”。打了胜仗之余,朱元璋兴高采烈地带领谋士们观赏风景。众人观看山水秀色,军师刘伯温却在久久沉思,并且把朱元璋一个人叫到一旁,说,“主公您看,从东北方向往这里看像什么?”“像什么?”朱元璋大惑不解。“像皇冠!这是一支龙脉,主脉来自湖北。这里不久的将来可能要出大人物。” “皇冠”?“大人物”?朱元璋自然会明白这言外之意的。几十年东拼西杀,南征北战,所为何来?能让别人戴皇冠?做梦!“军师,怎么才能破解?”“打蛇打七寸!把这皇冠与身子斩断!龙脉自然就不存在了。” 说话时刘伯温在自己颈做了一个手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事不宜迟,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八千将士一字长蛇阵摆开,日夜不停挖沟。据说,挖了整整三个月,让东边横路洲的富家湖与西边汪昌嘴的排湖连成一个一体,一条两公里长的人工河沟就这样挖出来了。朱元璋亲自起名叫“风水颈沟”。没有看见官方文字的记载,老同学信誓旦旦地说是听汪柏树汪登纯父亲对他讲的。老同学上网看到我写佐坝的传说,才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我相信这个传说。无风不起浪,传说多多少少都有事实依据。细细推敲,这里似乎应该真的这样称呼。我们知道,河里是根本不可能生长枫树。谁看见横路洲有枫树?没有!所以不能叫“枫树颈”,它形状也不像枫树。何况,迷信风水也符合朱元璋性格。中国风水学家以为,天下山脉祖于昆仑, “三龙”即山脉的三大干系:北干系指黄河以北广大区域诸山,中干系指黄河和长江之间地域之山系,南干系指长江以南区域诸山系。对中国境内的“三条大龙”,朱元璋的谋士、风水大师刘基曾作过堪舆考察,疑托其名的《堪舆漫兴》中是这样评论的——“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态度,精粗美恶产穷通。北龙结地最为佳,万顷山峰人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中龙尊贵孰堪伦,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钟厥秀,36须知昭代万年春。南龙一干亦多奇,当代高皇始帝之。惟有金陵称胜慨,高祖下作上天梯。”朱元璋多疑。他被陈友亮围困在鄱阳湖,传出“谁送粮,封宰相” ,石良开“石良河”送粮解围,却始终未受封,最终落个“田园宰相”。莫非就是因为石良是宿松人,怕他戴上皇冠,也无可知。横路洲山清水秀。这么好的地方,孟姓800余年未出文臣武将,说不定风水真的是被朱元璋破坏了。——此是玩笑。传说起自民间,不是专家学者考证的。我信口开河而言,恕罪!恕罪!(2013.5.18)(2018/6/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95、风水颈沟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