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96、白门楼的传说
【龙湖烟云】96、白门楼的传说石普水史上最早的白门楼,是晋时富豪石崇用全白玉重砌的白门楼,并亲书“白门楼”3字,这是当时最豪华的建筑,也是白门楼的来历。网上搜索:“白门楼”是古邳的一处胜迹,它位于原下邳城外城的南门。曹操擒吕布于白门楼,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安庆市有十处白门楼:望江县2处,宿松县4处,枞阳县、桐城市、太湖县各一处。我最熟悉的地“白门楼”我老家仅一坡之隔,土地相连,住屋相邻。160余户600余口的大屋场全部姓洪,为什么不叫“洪门楼”却叫“白门楼”呢?太多的疑问让我走到白门楼。请教德高望重的洪德厚老书记。老书记80多岁了,他说,宿松洪氏始祖兄弟四人,福七公、福六公、福三公、福康公,白门楼属福七公支下。洪氏白门楼是三世祖婆主持做的。佐坝人都知道“一夜三箭楼”,——王箭楼、虞箭楼、洪氏为什么叫白门楼呢?老书记说,做楼时一位白胡子白衣服的老人路过。三世祖婆请他看屋向,快到吃饭时间了,祖婆给他煮了一碗油面,里面放了几个鸡蛋。等三世祖婆从厨房出来时,白衣老人却已走了。三世祖婆急忙追上去,问,“老人家,我这屋怎么做?”老人说:“我已给你架过地的,你快回去,我坐过的凳就是堂屋座向,我的碗筷子就是大门朝向,你叫匠人照着下线就是。若洪氏有福,日后兴旺发达,一定碗然凳然,平安无事;如果移动了,我回去也枉然!你宅心仁厚,日后必定大富大贵。”祖婆细看白衣老人仙风道骨,说话间飘然而去,转眼不见了踪影。三世祖婆是福七公的孙媳,希贤公的遗孀,张氏,讳玉清。满腹经纶的希贤公赴南京考试途中病故。夫人腹中有子,书僮伍伯跟随主母来到佐坝。三世祖婆年轻寡居,一子,一孙。堂屋修建后,果然人丁兴旺,亲见五个曾孙。而今佐坝乡洪姓6000余人,是第一人口大姓,都是张氏玉清祖婆的后代。祖婆生于明永乐14年(1416)活了81岁。至于那个白胡子白衣的老人有人说叫薛和尚,是宿松修为最高的“地仙”。“一夜建三楼”就是他的杰作,“起步王箭楼”、“中转虞箭楼”、“三到白门楼”——这是佐坝很多人都知道的典故。历史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据说建三楼时,王姓人口最多,;孤儿寡母的洪姓人口最少。600年后洪姓人6251人,虞姓3686人,王姓人最少,只有2192人。老书记说,白门楼最先住的人姓李,叫“李峦”,如今那里叫“老坟峦”,三世祖婆就是埋葬在那里。洪氏知恩必报,感念那个白衣人薛和尚,叫“白门楼”,不忘本也。(2010.5.19)(2018/6/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