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30 16:18

【龙湖烟云】98、芦咀来历的传说

【龙湖烟云】98、芦咀来历的传说石普水芦咀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屋场,600多人口,对外也叫“芦咀”、“前湾”,也称“江湾”(缸弯)。现在有七个村民组,路两边人家的门牌清清楚楚写着“沙塘组”、“江湾组”、“芦咀组”、“陶湾组”、“前进组”、“前湾组”、“前民组”。芦咀的人绝大部分都姓尹。尹姓在佐坝乡是大姓。佐坝乡志载:洪姓6251人,汪姓4721人,尹姓3400人。“洪、汪、尹”这三大姓人口多集中居住,所以有人形容是“洪家红一片、尹家一大圈、汪家一条线”。解放前,这三姓多习武,各有自己的拳套,五月端午划龙船比赛,结果往往有一场武打。三大姓争强好胜,互不相让,闹得凶时,竟有洪、尹二姓互不通婚。中国地名,多以姓氏冠之。我常纳闷,那么争强好胜的尹姓600多人居住的大屋场为什么不叫“尹咀”却偏偏叫芦咀?芦咀又叫陶湾。陶湾在芦咀的前面东南方。约500年前陶渊明的一支迁宿松子孙曾在此居住,故称“陶湾”。芦咀没有姓卢的人。佐坝乡志记载佐坝乡还有23人姓卢,石咀有人姓卢,但他们来自庐江。芦咀的老年人口口相传,芦咀曾经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叫芦勇。并说芦勇墓就在芦咀屋场当中。问人,只说武功高强,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一个新词——“芦勇十八步”,说芦咀全赖芦勇这十八步。传说芦咀的人跟别姓打官司,那个姓暗地里贿赂法官,法官判决给芦咀的土地只有十八步。芦勇虽然武功高强却深藏不露。他不显山,不露水,轻轻地对法官说,“您看好了,我现在开始!”说话间一步飞过几十丈,竟然从洪屋的山坡开始一直到芦咀河面停脚,刚好十八步。还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他脚下虎虎生风,一脚踏下去竟然一个深坳,所以有人叫“芦勇十八坡”。我肉眼凡胎,从沙塘下坡到前湾,走了八分钟,再向前到河边应该足足一公里。而从洪屋山坡到芦咀的沙塘,差不多也一公里。这么说,“芦勇十八步”竟然有两公里,真的是闻所未闻!一步能走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十八步确定了芦咀的地盘。所以说,他对芦咀功高盖世,尹氏子孙都感念他的功德无量,谁也不敢改地名?关于芦咀,还有一个传说,说这里最初的居民姓魏。魏姓子孙兴旺发达,显赫一时。尹姓人中有懂地舆学的,发现姓魏的祖坟葬在一块最好的风水宝地上。恰好有一位姓尹的人死了,他们连夜埋在姓魏人家的祖坟旁边。这在当时犯了大忌。两家为此纠缠不休。魏姓有钱有势,尹姓依仗着人多。两家于是打官司。法官决定现场勘探。尹姓人聪明,他们买来糖果、饼干等,发给沿路人家的小孩子,告诉他们,如果有外地口音的人过路问话,就回答说“魏家人占尹家人的祖坟山!”——说这话就给糖吃。法官果真来到佐坝微服私访。他问路边小孩子, “你知道魏姓、尹姓人家祖坟吗?”小孩子千篇一律的告诉他们:“魏家人占尹家人的祖坟山!”“童口道真言!”法官心里有底了。第二天升堂,振振有词:“魏家人占了尹家人的祖坟山!我已微服私访,路边的小孩子个个都知道。”——尹家人欢呼雀跃,称法官大人青天明鉴,执法如山。从此,魏姓衰败,尹姓人兴旺发达。尹姓祖坟在我外婆家住屋面前不远,地名叫“榨树咀”,地仙说则称之为“鹞鹰地”。祖坟面向西南,气势开阔,天气好时能望见庐山。坟前面是一个湖汊,夏天莲花盛开,又叫“莲花地”。或许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我知道当代芦咀尹姓50后当官的有正处级的,60后有几亿财产的地产老板,一个 80年后20多岁考到美国留学,美国博士后毕业,现在美国发展,前途无量。(2011.7.13)(2018/6/30)(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98、芦咀来历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