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7-2 16:46

【龙湖烟云】107、范湾的传说

【龙湖烟云】107、范湾的传说——兼说屋场为什么改了姓石普水佐坝的屋场大多以姓氏而名之。但是,阴差阳错,好些屋场又不是。为什么?我一直心存疑惑。几天前早晨散步,看见了陶汪记老书记。老书记今年67岁,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我向他请教:“您屋里人都姓陶、姓张、姓袁、姓虞,为什么叫范湾?”见多识广的老书记笑着,说了一个故事。原来他们这屋里开始住的都是范姓的人。但是范姓的人蛮横霸道,有人成为强盗。为首的范姓强盗武功高强,飞檐走壁,能飞到船桅杆上褪下裤子拉屎。他们偷窃,强抢,奸淫掳掠甚至杀人放火,什么坏事都干,当地人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附近的人只好搬到远处去住。这事被一个地仙知道了。老先生胸有成竹的说,范姓人住的地方是一个“蛇地”,蛇头就在村子一百步的地方,蛇身子在五十步的地方。你们如果在一百步的地方挑一个土堆,压住了蛇头,它就动弹不得;如果在五十步的地方将它拦腰截断,蛇必死无疑。根据地仙的指点,人们真的在五十步的地方挖一口塘,并且把泥土挑到一百步的地方。那口塘挖到一米深的时候,塘里果真向外涌血水,弄得整个塘里都是——奇怪的是塘里以后一直都是浑水。范姓人不久果然无端生病,而且无可救药。但是,那个武功最高强的强盗却安然无恙,身体健康。他向人们显示无功,飞到船桅杆上用镰刀打火吸烟。或许天怒人怨吧,就在他用镰刀打火吸烟的一刹那,晴空霹雳,一道闪电,一声霹雳,范姓强盗被雷击身亡——人们欢天喜地,纷纷说他被“天收”了。从此这一带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陶汪记老书记说,至今那口糖还在,就是我每天散步都经过的这口塘。塘不大,宽不过6、7米,长不过10多米,两米来深。仔细瞧瞧,果然都是浑水。离塘20来米的地方,真的有一个土墩,也不大,几分地的面积,上面栽着棉花。这印证着那个传说似乎言之凿凿。事实上,范姓是尧的后人,是大圣人的后裔。宿松佐坝这一支来自苏州,是大名鼎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子孙。他们迁松始祖是范显胄、范邦宪。我们佐坝范姓的人都是极有教养。他们和善亲切,温文儒雅,彬彬有礼,遵纪守法,怎么会出这么十恶不赦的强盗呢?传说罢了,不一定可信。但是,我们由此可以肯定,最初的屋场都是以姓氏名之。我家场附近的田地有个地方叫“下毛屋”,现在都是山坡。有个叫徐加楼的老哥说,那个叫下毛屋里的地方,曾经住着100多户人家,而且都姓毛。当时我们都当做笑话。去年一个做过乡干部的尹洪生老人亲口告诉我说,解放前他曾经到下毛屋收租,佃户的的确确就是姓毛的农民。尹洪生老人80多岁,见多识广,看来“下毛屋”住着姓毛的人家是真的。我家附近的屋场叫罗谷岭。如今住的人却是尹姓、张姓、洪姓、欧阳姓,没有罗姓。罗谷岭人说,上世纪80年代,罗姓的子孙清明都来祭祖,罗谷岭屋中间一座高高的坟墓,就是罗姓人家的祖坟——这是罗谷岭最早的住民。没有人知道后来他们为什么迁移走了。佐坝现在500余人,都姓徐、姓刘、姓陈,但是佐坝人都知道,屋场西南角埋着姓左的人,他们的坟还在,他们是佐坝最早的住民。我家一山之隔的白门楼,现在住着600余人,姓洪,但是他们都说,最早住的是姓李的人,叫李峦。横路现在住的都是孟姓的人,但是最早住的是姓涂人,叫涂岭。这样的事举不胜举。口口相传,无风不起浪。民间传说一般都是有根据的。我们尊重历史。(2012.9.23)(2018/7/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107、范湾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