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7-3 10:31

【龙湖烟云】109、民俗“锁轿门”的由来

【龙湖烟云】109、民俗“锁轿门”的由来石普水宿松有“锁轿门”的民俗,有民歌为证——“一粒谷,两头尖,爷娘(爹娘)留我过千年。千留万留留不住,婆家花轿大门边。娘哭三声牵上轿,爷哭三声锁轿门;哥哭三声抬轿走,嫂哭三声别人家人。爹爹去,香席酒。恩妈去,杀老鸡。哥哥去,麦米饭。嫂嫂去,驱狗咬。”至于为什么“锁轿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起缘由。话还得从头说起。昨天晚上接到外甥电话说大姐“昨天下午6点40分去世!”啊!我的忠厚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大姐死了,我兄弟姐妹又少了一个亲人……晚上,翻来覆去,我迟迟不能入睡。但是,对于患病多年的她来说是不能不一种解脱!今天早晨我跟二哥、大嫂、侄子约定早晨到外甥家去。他们骑摩托车去,我早一点动身步行。但是,他们听屋里人说,“娘家人必须要来人接才能去!”并且说这是陈规旧俗,“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或者,真的是规矩。俗话说“爹爹死,山上抬;姆妈死,家婆家来。”父亲死了随随便便埋葬了也没有人说话,指责;但是母亲死了,必须跟娘家人商量,取得认可才行。娘家是贵客,有一句宿松话叫“自己ze来的”,意思是没有人请自己走来,不受尊重,不受欢迎。于是我又走回来。我们在大嫂家草草吃了一点面条。一直等到8点多钟,外甥屋里终于来人了。在外甥家,我跟一个名叫虞帮斗的老人说起早晨的事。老人说,必须接,“爹爹死,山上抬;姆妈死,家婆家来”——这是规矩,这是乡规民俗。老人说,乡规民俗都事出有因。为什么娘死了必须娘家人到场才能装进棺材呢?老人说,很早以前,一个村子两个人死了娘,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富人家热热闹闹,请地仙这里寻找龙脉,哪里寻找活地,为了让子孙荣华富贵。穷人家看在眼里,心里恨得牙痒痒。怎么办?做什么都没有钱啊。突然,他想起一个坏主意:趁他们晚上睡觉去了,把自己母亲尸体跟富人母亲尸体换了,这样自己的母亲埋葬在活地,子孙后代岂不都荣华富贵吗?据说,这件事被一个小孩无意中发现了,结果引起了一场远近闻名的大官司。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女人死了,“进财”时必须让娘家人来验尸,才能装进棺材。并且三天以后,再打开棺材等娘家人进一步验证,才钉“骑缝钉”盖棺论定。“进财”就是把死人装进棺材,一句吉利话是“招财进宝”。所以,看上去手续虽然复杂,但是,前传后教,一直循规蹈矩,没有人反对。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东施效颦,不知道所以然。还有新娘出嫁,娘家人必须要当着新郎的面打开每一个箱子和柜,这也是民间习俗。为什么?老人说出自黄梅戏《乌金记》。《乌金记》据说是根据桐城县发生的真人真事写的剧本。桐城富豪王员外嫁女时陪赠全付嫁妆,另有乌金四块,玉镯一双。谁知洞房花烛夜,新郎李义春却被人杀死。桐城县官陈林刚愎自用,一口咬定新娘王桂英和教书先生周明月通奸合伙杀死了李义春。周明月屈打成招打入死牢,在监中写下书信,叫妻子陈氏千里迢迢来南京下书求吴天寿帮助。陈氏救夫心切,竟然在南京总督府鼓架上系颈而亡。吴天寿闯入总督府大堂与总督大人张伯林对簿公堂……。最终,凶犯强盗雷龙在江西省瑞昌县抓获斩首。这件惊天大案就是宿松民俗的来由:新娘出嫁,娘家人要当着新郎的面打开每一个箱子和柜——让新郎看清楚,这里面可没有强盗“雷龙”!所以,民俗有根有据。令人不能不相信。 “锁轿门”的原因人人皆知。那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据说祝英台上了马家的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所以,后来宿松新娘上轿,由哥哥亲自“锁轿门”,钥匙交给新郎官,意思是,人可是交给你了!民俗不是法律法规,但是前传后教几百年,祖祖辈辈们都认可,具有法律效力。至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都有前因后果,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2014.11.14)(2018/7/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109、民俗“锁轿门”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