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112、宿松习俗:腊月二十八日完年
【龙湖烟云】112、宿松习俗:腊月二十八日完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这是宿松一直流传的一句老话。怎么过年?有一首民俗歌说得最直白:天那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港(讲)好话。初一初二不驮(挨)骂,初三初四哐当一哈。一般而言,过年都是每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叫“完年”——完是结束的意思,一年过完了,第二天就是新年第一天,叫大年初一。不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宿松很多地方有腊月二十八日过年的习俗。我们佐坝人都是老老实实地每年最后一天 “完年”的。我的一位兄弟有一年腊月二十八日在同学家过年,他说,那一年非常寒冷,清早起来冻得牙齿打颤。办公室隔壁正好有拉二胡、唱歌的老年男女。我向他们请教,有没有腊月二十八过大年的习俗。不料竟然有四位说是他们就是二十八日过年。他们有老家陈汉、破凉、凉亭、也有宿松县城的。问他们二十八日怎么过年。他们说,那一天清早,鸡鸭鱼肉一大桌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吃喝喝,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到了腊月的最后一天,他们又跟我们一样过年,一般风俗,贴对联,下午辞岁,晚上吃团圆饭,12点钟出天方,初一早饭后到邻居家拜年。二十八“玩年”的,一般是在凌晨5、6点一家人围桌吃“年早饭”,大家吃到天亮才下席。三十“玩年”的,则在下午5、6点燃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围桌吃“年夜饭”,但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在家“玩年”的。传统的“玩年”内容基本都一样,首先是在公家祖堂或自家堂屋的大厅摆上“福祀”。“福祀”是专门用来供奉先祖的,用6个饭碗装着,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红色的木制托盘内。“福祀”的安排非常有讲究,一般由一条生鲤鱼、一只生公鸡、一块生猪肉、两个生鸡蛋、三碗熟米饭和三杯酒等食品组成。至于为什么二十八日过年,最流行的说法是有钱的财主家过两次年。据说,古时候有“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的说法,所以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四,财主家必须放假让长工短工回家过年。但是有的财主到了腊月二十四日家里事情还没有做完,于是就找长工商量,请他们多帮几天,一直做到二十七下午。到了二十八早上,烧了一顿丰盛的宴席,请长工上座,为他们敬酒饯行。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年365天,长工在大年三十之前才能回家过年。而地主家为犒劳长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于是到二十八清早让长工们大吃大喝,吃完年饭天亮后发工资和物品打发他们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长工们必须早上出发才能到家。正是因为这种说法,所以很多人也效仿在二十八日过年,他们是讨一个吉利的说法——二十八过年是“有钱”人家,是“财主”!宿松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出嫁了的女儿一般是不能在家“玩年”的。一些人家女儿依恋娘家,母亲舍不得女儿;一些居住在外地的姑表亲戚,女儿、女婿等一大家子也常常在二十八的凌晨五六点聚集在一起,吃过团圆饭,然后大年三十才是小家人团聚。不管哪一天过年,大年三十下午,要专门供奉先祖。用6个碗装着一条生鲤鱼、一只生公鸡、一块生猪肉、两个生鸡蛋、三碗熟米饭和三杯酒等食品组成在一个红色的木制托盘内祭拜祖先,然后才回家过年,这在宿松是一致的。(2018.2.2.)2018/7/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