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乡贤】老乡贤的遗嘱
【宿松乡贤】老乡贤的遗嘱石普水方济仁老先生1956年参加省委党校学习,先后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革委副主任、安庆市纪委副书记、宿松县人大主任,是一个正处级的老资格退休老干部。2016年, 87岁的方老被请出山担任宿松县乡贤文化研究会会长。5月23日《安徽日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乡贤,写这位“耄耋老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文章说,“为编写《宿松历代乡贤》《宿松家训》《宿松民俗》等书籍,他亲力亲为,倾注大量心血,为梳理和传承我县乡贤文化及乡风民俗,作出了卓著贡献。”“为编写书稿,他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到处翻找书籍,查阅资料。”“去年夏天最热的一天,40度高温,方老在县图书馆书库里一页一页地翻阅县志、党史、家谱等,撰写书稿,大家劝他到空调房间休息一会都不去。”文章说:“方老一生甘于平淡,为人处世特别低调。多年前他就向子女交代,去世后丧事从简,不打扰单位和街坊四邻。近年,他又立下遗嘱,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并与安医大办好相关手续,省红十字会已给他颁发荣誉证书。 ”方老10年前在他的畅销书《往事悠悠》中有一份遗嘱。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一言以蔽之“简单从事”。他说:“死了就静悄悄地送到火葬场,不要惊动机关、街坊和四邻,不要搞许多车辆护送,不要沿途放鞭炮(我最讨厌放炮),这是浪费,也是污染。搞个简单的遗体告别。火化之后,我本人不愿意留骨灰,尊重你们(子女)的意见要留骨灰,搞个最廉价的盒子或者陶罐,装点骨灰,与我的贤妻合墓,不要扩大墓地,就在她的墓西边挖个小洞放在里面。习惯的是夫东妻西,我与她还有一层姐弟关系,她是姐姐,我是弟弟,应该居东。”“我死之后,亲友邻居如果来悼念,最好不要放炮,鞠过躬就行了。我的骨灰安葬之日,一切从简。请方家男女老少吃一餐饭,我生前未对家乡做什么贡献,死后由你们请他们一次客,以我的一点心意。”——这份遗嘱凝集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情感。读后令人动容,令人深思。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子女,他爱得深沉;对亲友,他爱得坦然。他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给世人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方老从来不提倡婚丧事大操大办。他父亲死时,丧事只是简单地操办——这是他的为人,是他的性格,是他一贯的生活态度。他儿子、女儿结婚时,尽管他那时在领导岗位上任职,但是他没有声张,静悄悄,简简单单地给办了;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丧事也同样是简简单单。“厚养薄葬” 是他的处世原则。他要求子女他死后,丧事要从简。怎么一个简单法?他说得明明白白——“我走之后,你们不要悲哀,不要哭泣,不要跪拜,不要穿白,只要带个黑袖章、鞠个躬就行了。”“搞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他要求同事 “不要放炮,鞠过躬就行了。”昨天,我把文章稿子给方老看,方老说,不要写我,不要投稿,现在我死了以后,遗体捐献给安医,他们拉走了,不用火化,自然遗体告别形式也不需要了。更加不用道士,也不用和尚念经,不用放炮,不用乐队,只请屋里方家男女老少吃一餐饭!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喜事不大操大办。一生只想别人,不麻烦任何人。这就是一个老乡贤,一个正处级的退休老干部,一个有64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遗嘱。2018.6.23.{:5_15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