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 发表于 2018-8-20 22:17

看黄梅如何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开发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督促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共打造7家大型旅游扶贫示范企业、2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00多家旅游扶贫示范农家乐,带动全县314户、94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现就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措施1、强化政府主导,不断优化旅游扶贫环境。成立了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的旅游扶贫工作专班,每年都制定了旅游扶贫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为优化旅游扶贫工作环境,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因地制宜策划推出一批旅游扶贫项目,整合中央和省、市安排的交通、涉农等资金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予以扶持,仅近两年对服务旅游发展的优胜单位就奖补300多万元。

2、加强部门督导,创新发展旅游扶贫模式。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教育、商贸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加强对企业的督导,我县逐渐探索形成“景区带动”“市场主体带动”“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带动”“旅游+现代农业”等旅游扶贫模式。

“景区带动” 模式: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通过建设开发玫瑰谷生态旅游区,形成以漂流和生态风景为主,以农家乐、户外、采摘、摄影为辅的产业链。景区以每亩400元的价格租用贫困户土地,吸纳周边村贫困户306人在公司固定就业,每月工资1300到3000元。催生周边农家乐50多户、客货运车辆38辆,农副产品、商店等消费快速增长,过去25元/斤的山野菜现在涨到50元/斤,还供不应求。五祖景区、梅苑景区等景区都是这种模式。

“市场主体带动”模式:春秋苑生态农庄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着力建成占地200多亩的农业体验新基地,实施农企联营,直接吸收贫困户20多人到农庄做餐厅服务员或配菜员,月工资1800元,并定期收购周边村民养殖的土鸡土猪、种植的绿色蔬菜等农产品,帮助周边村民100多人脱贫致富。下新康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四星级农家乐竹缘居、桃源居、莲子湖荷花庄园、育良生态园以及2017年评定的20家三星级农家乐都是这种模式。

“项目带动”模式:通过建设五祖寺景区东山法门、禅定苑等5个续建项目和菩提小镇、禅意社区等13个新建项目以及黄梅戏文化小镇、九坤太白小镇、停前龙须河花仙谷、苦竹香樟庄园、杉木十里观光长廊、苦竹青山绿色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吸纳周边贫困人员150多人参与建设,平均每人每月获得劳务报酬3000多元。

“乡村旅游带动”模式:富源庄园吸纳贫困户,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直接从事农产品种养,通过和庄园对接的产销衔接模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销售额达210万元,被评为国家金牌农家乐和3A景区。

“旅游+现代农业”模式:湖北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五祖打造火龙果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园,通过精心培植高营养、高价值、高颜值的红心火龙果带动4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发放务工人员工资200多万元。还有蓝莓基地、袁夫稻田、澳科林农生态园都是这种模式。

3、强化行业指导,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指导各旅游企业成功举办玫瑰旅游节、火龙果采摘节、蓝莓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微信、网站、电视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了我县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组织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企业参加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展会,集中推介特色旅游产品。同时积极组织乡村支部书记、农家乐业主前往蕲春大鑫湾、武穴希尔寨农庄等地方实地考察学习。
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旅游产业扶贫上虽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与领导的期待相比、与贫困对象的盼望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局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面临一些困惑,如旅游发展不够、带动力还不强,贫困户因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参与度较低等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综合运用旅游手段助脱贫。以黄梅禅文化旅游区为核心,积极打造3条特色旅游线路,培育30家三星级农家乐。引导旅游区以及周边农户直接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旅馆,参与接待提供劳务服务和以房屋、土地使用权等入股增加财产性收入,助推300人脱贫致富。

2、不断丰富产品业态助脱贫。突出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观光、采摘、垂钓、住宿、餐饮、购物等经营实体,建设一批特色采摘园、观光园、体验园。在县城近郊和景区周边发展一批农家乐、渔家乐,提供原汁原味、乡土特色鲜明的农家服务和农产品销售,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推广民居民宿,以杉木乡安乐村牌楼湾,柳林乡商子湾等古建筑群为重点,引入文创公司,对古建进行包装设计,提供旅游、住宿和餐饮等服务。规范标识标牌设置,改善水、电、气、讯和交通条件,建设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把停车场、公厕、旅客中心作为必备设施优先建设。

3、抓好乡村人才培训助脱贫。培养乡村旅游领军人,组织重点旅游扶贫村开展外出学习活动,联合县人社局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以及组织《旅游法》等旅游法律法规培训活动等,在全县范围开展旅游行业技能大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攻坚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黄梅如何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