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的“老人味”
小时候很爱跟爷爷奶奶说话聊天,大了以后时间比较少了,但有时候聊天会有那么一股淡淡的味道,这就是“老人味”,相信家中有老人的应该并不陌生。老人味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种叫做“双乙酰”的物质,这种物质往往在人们三、四十岁时达到较高值,而约从40岁开始,人们身体的气味会含有较高浓度的“2-壬烯醛”,它的分泌量会随着衰老而逐渐增加,这两种物质都具有“特殊气味”,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气味从何而来?
1、皮肤衰老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皮脂会变薄,皮肤干燥,脱落的皮屑成为螨虫,及其他细菌等病原体的生存物质,这些寄生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也会发出难闻的味道,并且易引起皮肤感染。老人的皮肤抗氧化物质变少,激素产生变化,导致更多游离脂肪酸发生氧化,造成特殊气味的壬烯醛堆积。
2、自然衰老
老人的消化、泌尿、生殖等各项功能,都开始走“下坡路”。老年人消化能力大多下降,如果吃很多高蛋白食物,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口气臭秽。而很多老年女性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老年性阴道炎,老年男性也易患前列腺增生、小便淋漓不尽,裤上会沾有尿渍,这些来自下体的异味,往往也是老人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3、疾病的信号
老人身上的气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老年人常会患有慢性疾病。牙齿通常不好,坏牙、缺牙会比较多。当血糖超标、未及时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产生酮体,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老年关节炎,搽药油,或贴膏药,也会带来浓郁的药膏味道。 如果老人们有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建议平常定期给老人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确保没有什么大疾病。
那么,怎么才能减少“老人味”呢?子女没事多陪老人们出去走走,散散步,散散心。解解他们的郁闷。生活上,平时保持家里的卫生干净,勤打扫老人的居室。老人的衣服也要勤换勤洗。饮食上,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因为肉类会令身体脂肪氧化,进而加重身体的异味。此外,多吃水果蔬菜也对身体大有裨益。
杨玉荣
让天下人生命因我而不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