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
1.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3.以学生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 )。A.要素主义课程理论B.建构主义课程理论C.儿童中心课程理论D.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4.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A.综合课程B.潜在课程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5.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6.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叫(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7.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了应遵守三个准则,即( )。A.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B.连续性、探索性、合作性C.探索性、顺序性、整合性 D.探索性、合作性、整合性
8.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课程专家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 )三种。A.协作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B.忠实取向、协作取向、创生取向C.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协作取向 D.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9.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方面。课程评价具有( )功能。A.导向、诊断、激励和预示 B.导向、诊断、决策和促进发展C.激励、预示、决策和促进发展 D.激励、诊断、预示和促进发展
1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方向性、普遍性、基础性 B.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C.强制性、政治性、普遍性 D.强制性、目标性、基础性 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分类的标准。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或者学习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的功能,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2、【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理论流派。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是结构主义课程论。首先,他强调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其次,他强调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最后,他认为基本结构只能通过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
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理论流派。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
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指的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的词源。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
6、【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题干描述的是综合课程的定义。
7、【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泰勒原理。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其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的三条准则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8、【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受到了课程专家的普遍认同。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他们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①忠实取向即视课程实施为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实施课程愈接近预定的课程方案,则愈忠实,课程实施程度愈高;与预定的课程方案差距愈大,则愈不忠实,课程实施程度愈低。②相互调适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人员与课程实施者双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课程实施之成效的过程。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递、接受,而是双向的互动与改变。③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强调课程的实践,课程不是被传递的教材或课表、不是理所当然的命令与教条,而是需要加以质疑、批判、验证和改写的假设。
9、【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评价的功能。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有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等。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基本特征是“强”“普”“基”(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