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慢胃炎久治不愈的根源
不少老年患者经常问:为什么这么一种常见问题,一直去不了根?对呀,为什么呢?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某医生总结主要有四大原因:
1 生活饮食习惯
许多慢性胃炎人群不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某些老年人由于味觉减退,饮食方面会比较“重口味”;或是某些人群改不了原来坏的习惯,如喜食过酸、过辣、生冷食物,喜欢喝浓茶和浓咖啡;还有些人群习惯了快节奏生活,一直保持“抢”饭吃的习惯,吞咽非常快。没有经过细嚼慢咽,食物就不会与唾液充分混合,不利于消化,加大了食物对胃的刺激。
2 情绪影响
慢性胃炎的部分年轻人群常常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压抑;或是部分老年人群进入更年期后性情大变,情绪波动大,经常无端发脾气;再或者有些人群因为受慢性问题困扰,充满负面情绪,精神抑郁、过度紧张和疲劳,等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从而诱发或加重慢性胃炎。
3 细菌没有根除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人群无症状,也可有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表现,很多人群没有认识到这个细菌的重要性,也不知道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有传染的可能性,忽略了抗菌调理。还有些人群,喜欢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也会诱发慢性胃炎。
4 烟酒不戒
很多慢性胃炎人群的人都有抽烟、饮酒的习惯。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进胃酸分泌,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反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生率。
按照惯性的思维,我们在察觉自己已经出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去看医生,然后医生诊断、开药,一般小感冒小病都会好起来,但为什么有的人胃的问题就会慢慢演变成慢性胃炎呢?除了老生常谈的胃炎“三分治、七分养”道理之外,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导致胃炎发生的真正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实胃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胃黏膜的受损!正所谓调理要治本,要把胃粘膜彻底修复好起来,才能使胃痛、胃酸、胃胀不反复,让胃炎慢慢痊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