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 发表于 2018-10-19 15:54

宿松逐渐消失的记忆——剥棉花

以前老人们常说:“要想发,种棉花……”

还记得小时候在宿松基本家家都有种棉花,每到秋收时节,从田野到村庄,全部沉浸在棉花的海洋中。

而如今秋天的田野,再难有机会见到磅礴的摘棉花、晒棉花的场面了。

为什么呢?

因为种棉花是个技术活,很是累人!

种棉花先要育苗、播种、施肥、除虫,中间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好,否则必然减产挣不到钱。


摘棉花和抢收小麦一样
打的是一场时间战
太阳越毒越要抢摘棉花
这时候的棉花最干,也最纯白


洁白的棉花像一幅风景画
美的让人陶醉



摘棉花
勤劳的宿松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双脚扎进泥土,用双手播下丰收的希望


一大早奶奶就系上自己特制的衣兜
去田里摘棉花


摘棉花要眼明手快
在这些乱七八槽的花竿中采出棉花来
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棉花开了,枯脆的秸秆也最扎人。
包得严严实实的下地,
豆大的汗珠子叭嗒叭嗒往下摔,
没摘过棉花的人不知道那个滋味儿。



把摘到的棉花一朵朵装进布袋里
待到装的差不多满时
就另外倒出来装进蛇皮袋里



等装满几蛇皮袋了
就用板车将他们拖回家
晒在自家的家门前



剥棉花

还记得小时候棉花多了之后
为了激励孩子多干活儿
家长们就奖励我们掰一斤棉花五毛钱
攒够了就可以去买糖吃
对于父母,他们摘的是生计
对于孩子,我们掰的则是快乐


那时秋季夜晚的灯下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掰棉花
一边掰,一边说说话
一晃这样的场景已经过去好多年了



春流一滴汗,秋收一箩筐
凭借自己的勤劳
农人们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这是辛苦的体验,更是丰收的喜悦


晒棉花
农人们把掰好的棉花
搭个架子晒在自家门前
晒上三、五天
棉花朵晒得松松软软、温温暖暖的


时不时的翻弄几下


晒干的花壳,
是灶下引火的好材料。


抓上一把棉花,仿佛闻到了
午后棉被上阳光温暖的味道


扯棉埂
没有机器,
一个个棉花摘完后,
还要再扯棉梗。





回想起小时侯
棉花都是有专门的人来家里收
买家还会将棉花按等级分拣开来
按等级叫价,上好的可以卖个好价钱
差点的稍微便宜点



现在棉花种的少了
大家都不舍得卖
总想着冬天给孩子们打上几床新棉絮


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
年轻人都长大了,
或近或远的,
跑到城里面去了,
大家再也难得碰到一起了,
更不用说在一起剥棉花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宿松的小孩子估计也很少有见到
摘棉花、晒棉花的场景了
但是无论怎么变
农民的那份勤劳的精神一直没有变
真心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不管你身在何方
无论你在做什么
宿松人,秋收的时候
回家帮忙掰棉花吧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那些年剥棉花的趣事#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10-20 11:02

{:5_158:}{:5_158:}{:5_1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逐渐消失的记忆——剥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