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联合县作家协会开展“安徽湿地日”宣传活动
节日和文化联姻,文人与湿地相遇。值第三个“安徽湿地日”到来之际,11月4日,宿松县林业局联合宿松县作家协会开展“湿地与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当日上午,由宿松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宿松县作家协会作家组成的湿地保护志愿宣传队,来到位于该县许岭、下仓周边的湿地保护区。在黄湖,志愿者们乘坐渔船徜徉在烟波浩渺的大湖,体验渔民们捕捞的劳动场景,分享他们丰收带来的喜悦,并向渔民们发放《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手册,讲解湿地保护基本常识,还就今年“安徽湿地日”的有关知识进行宣传。
“你们这样做,会伤害野生飞禽,是一种违法设施,必须拆除。”在黄湖晒场,参加宣传活动的志愿者当场将渔民拉起的拦鸟网予以拆除。据了解,这是当地渔民为防止晾晒的鱼被鸟啄食,私自设置的丝网。
坐落在许岭镇泊湖西角处的湿地生态修复示范点,是此次宣传的第二站。“前几年,受过度养殖等人为干扰影响,导致泊湖下家叉区域生态环境单一,湖岸及湖内植被覆盖度极低,泊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通过恢复湖滨带植被、调控底栖生物、人工辅助封滩育草等措施,目前共恢复湿地43.7公顷。”华阳河湖群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胜华向志愿者们讲解了湿地生态修复示范点建设情况。
据悉,每年11月6日是“安徽湿地日”,今年是第三个“安徽湿地日”,宣传主题是“湿地与文化”;目的在于强调湿地与生态文化的关系,突出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使湿地不再局限于一般的物质概念,而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体现。湿地与文化的互动源远流长,《诗经》中曾描述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营造的就是一种水草丰茂、白露横江的场面,其朦胧、缥缈的诗意景象一直令人神往。
宿松县湿地总面积71059公顷,位居全省首位。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景观丰富的湿地正成为宿松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是宿松地域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流。
本次活动,共发放湿地保护宣传册360本,接受渔民咨询20人次,不仅使渔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湿地的了解,提高了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而且让作家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湿地风光,并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作家们纷纷表示,将以最美的文字抒发大湖之美,湿地之美,家乡之美。(孙春旺邓微伟/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