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3-25 16:48

【宿松乡贤】古墓新生

【宿松乡贤】古墓新生石普水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绵绵阴雨实在让人心烦。在一个春暖花开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石良文化研究会一行饶有兴致地去看新迁的石之琮的墓地。一座并不很高的山,上面是郁郁苍苍的松树,看上去青翠欲滴。山势不陡,自南向北缓缓地延伸着。石氏古墓恰到好处地坐落在这山中微微凹陷的一片低洼地带。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两边是两排新栽的香樟树。古墓前面有一个大牌坊,正中六个醒目的大字“石氏先贤墓园”,两边对联是“青山碧水长留先贤铸圣德竹节松风永佑后秀谱华章”。拾级而上,正中一个宏大的椭圆形状水泥墩就是古墓,里面安葬着四位石氏先贤。墓前整整齐齐地着排列四块大理石碑,从右(东边)开始第一块是石纪常,右边写着“生于清雍正乙卯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清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第二块是石之琮,“生于清雍正乙卯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清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第三块是石铭功,“生于清乾隆丁丑正月十一日巳时,卒于清乾隆戊戌正月六日未时”;第四块是长裀,“生于清道光戊戌十二月二十一日酉时,卒于清同治壬申五月五日卯时”。墓碑右边都是统一落款:石良文化研究会、石氏族委会、之琮公后裔。古墓两边是大理石雕刻。第一块是石之琮的诰敕。“尔捐职布政司理闾石之琮,乃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石葆元之父”——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儿子石葆元的缘故,他获得了 “翰林院编修加三级”的身份。诰敕获得的时间是嘉庆十四年(1809)正月初一日。啊,大年初一加官进爵,那是何等的喜庆!何等的荣耀!加封石之琮的是乾隆爷的儿子嘉庆皇帝,这位杀了和珅的皇帝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是生不逢时,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清朝由盛转衰,鸦片亦流入中国。诰敕后是石之琮的墓志铭,接着是他儿子铭功的墓志铭。最后一块墓志铭是石长裀的,这位同治宿松县志的编辑。不知什么原因缺一块之琮的第三个儿子纪常的墓志铭,十四修主编石兵先生给补上了。古墓左边的一块大理石上刻着《古墓文物迁址记》,落款是宿松县东部新城管委会、宿松县文物局、石良文化研究会。古墓两边各栽着三棵大桂花树,旁边是密密的柏叶树,寓含着流芳百世、万古长青之意。站在古墓向前望,牌坊背后四个字是“小坞(窊)清风”。公路下面是殷家湾移民村,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楼房气宇轩昂。过一条大路是日新月异的东部新城,紧紧靠着大路的是东北新城幼儿园。再前面,欣欣向荣的宿松县城尽收眼底,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一目了然。东边是弹子山,诗人高嗣照魂牵梦萦的故乡。站在古墓前,清风拂面,视野开阔, 令人神清气爽。我们都不由得感叹,好地方啊,好地方!背靠着国有林场,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俯瞰日新月异的东北新城,见证时代的飞跃发展,心情该是何等舒畅!原来那个潮湿低洼的墓地——“起山月”,或者在那个年代是风水宝地。但时过境迁,如今这里比当初那里只会好不会差。起码,境界要开阔得很多。与时俱进吧!石氏先贤是时代精英,可惜生不逢时。生活在清朝最没落的乱世,怀才不遇。古墓修建的时间是“光绪甲午年十月二十一甲子日乙丑时”,也就是 1894年11月18号凌晨3点钟之前,——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日子,小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第二年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历史翻过去125年,中华民族已经开始伟大复兴,扶贫攻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如今,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难得的盛世,又是清明上河图!(2019/3/16)发表于2019年3月23日宿松周刊第三版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23-6-27 16:08

{:5_158:}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25-1-10 09:47

石老师的这一篇作文,发表有五年多了,可能是工作忙,没有空闲改错。先生把先贤父子两人的生殁时间写成一样的的了。作文说——石氏先贤,从右(东边)开始第一块是石纪常,右边写着“生于清雍正乙卯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清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第二块是石之琮,“生于清雍正乙卯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清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25-1-10 09:48

可是我检查了一下。好像应该这么描述——石之琮,字礼苍,号翰亭,是监生出身,候选州吏目,并加捐布政司理问,被授予儒林郎,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他出生于清雍正乙卯年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去世于清嘉庆壬申年五月十七日戌时。石之琮的嫡系子孙中有六个进士,他们的成就和荣誉使得宿松石氏家族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2。石纪常,字效端,号乐园,是石之琮的三子。他也是监生出身,候选盐大使,并被授予修职郎,貤赠中议大夫翰林院检讨记闵御史加四级。石纪常出生于清乾隆乙酉年八月廿六日子时,去世于清乾隆癸丑年六月初一日子时。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25-1-10 09:52

我检测到,石老师这一篇作文,把先贤父子两人的生殁写成一样的了。五年多没有更正。得空请修改一下。
石之琮,字礼苍,号翰亭,是监生出身,候选州吏目,并加捐布政司理问,被授予儒林郎,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他出生于清雍正乙卯年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去世于清嘉庆壬申年五月十七日戌时。石之琮的嫡系子孙中有六个进士,他们的成就和荣誉使得宿松石氏家族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2。

石纪常,字效端,号乐园,是石之琮的三子。他也是监生出身,候选盐大使,并被授予修职郎,貤赠中议大夫翰林院检讨记闵御史加四级。石纪常出生于清乾隆乙酉年八月廿六日子时,去世于清乾隆癸丑年六月初一日子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乡贤】古墓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