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乡贤】石希向 热心公益 救济贫困
石希向 热心公益救济贫困石希向,字藜阁,号三生,一号子政,又号中隐,国子监生。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龙湖公园墓群石之琮的胞侄,石葆元的堂兄。石希向小时候聪明异常,但是个性极强且自负,不喜拘束,写诗作赋推崇汉魏风骨,不为华丽辞章。写文章重视意境高远,著有《三生集》。博学多才,尤其擅长书法。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他也不以为意,不久便把精力集中于家族事务的管理。他曾经说:读书人怀才不遇于世,没有被国家用,那么就为乡邻、为氏族做一点贡献吧。多年来,石希向先后管理十三世祖玉修和五祖、赞祖的祭祀、祀田产。他一心一意聚于家族事务,精打细算,尽量开源节流,由于他管理有方,家族中增加了狮子屋的几百亩田产,并且积累了很大的一笔巨款。他每月考查、考核家族事务,定时召开家族会。家族中那些经考试录取而进入朝廷、省、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诸生,每年回家时他都要召集他们一起开会,谆谆教诲他们必须继承石氏家族老祖宗的孝谨家风。对于那些学业好的诸生给与物质奖励,家庭贫困的给与物质资助。石氏家族人口繁衍快,族众多,家族之间难免发生争执。如果发生争执,全部都是他秉公处置。他在家族中威信很高。整个家族两万多人,没有人不服从他处理,没有一个因为他处理不当而打官司控告诉讼的。他当族长对家族和社会稳定作了一定的贡献。石氏家族中有一个从小穷苦无依的孤儿,他带回家抚育。小孩长大了,他出钱给小孩学手艺,并且为其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在遭遇大灾害、战乱造成人口外出逃荒的特殊情况下,石希向仿效古代宗族管理办法,设立祠长。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只要是他在,整个氏族中就稳定,没有一个违法乱纪的。有一年老百姓都纷纷逃荒到江洲躲避战乱,由于是仓皇之间辗转迁徙,家族中有人揭不开锅没有饭吃的,对于这些不举火者,石希向一定想方设法借钱救济他渡过难关。他天性仁慈,身体清瘦,一年到头离不开药饵,但是精神很好。石氏家族九修、十修族谱,都是他主政。在他的主持下,族谱修谱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至今修谱还一直是仿效他的做法。石希向没有考取功名,后来以侄子凤池工部员外郎加一级,貤封为奉政大夫。清光绪二年(1876)正月初六日辰时去世,时年七十,葬隘口庄舒家冲。(石普水据民国十年(1921)《宿松县志·文苑》和《石氏族谱》编写)《宿松县志·文苑》929页和《石氏族谱》270页编写 2019/7/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