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乡贤】陈启元 抗日救亡 英勇献身
20、陈启元 抗日救亡 英勇献身陈启元,字代远,本县陈汉朱湾人。是陈百和最小的儿子。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其爱好书法,勤学苦练,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那时候陈汉文化落后,为了培养家乡孩子,陈启元当上了私塾的老师,当地人都纷纷争着聘请他当私塾的老师。然而,当时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金瓯残缺,民族垂危,人民痛苦不堪。面对国家形势,陈启元忧心如焚,毅然投笔从戎,抛下妻子儿女,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中。1935年12月,他同本村朱毓祺一道,在湖北的黄梅县、蕲春县和安徽的宿松县三县交界处——罗汉尖组建红军二十八军宿松游击队,对外称“大中华抗日救国军”,隶属于皖鄂边区第一苏维埃政府领导。陈启元担任连长兼秘书。他审时度势,努力发展革命队伍,在四周乡村成立民主政府和农民协会。不到一年的时间,红军队伍发展到一千多人,扩编为一个总队,三个大队,他被提升为第三大队队长。一时间,红军势力所及,几乎达到整个大别山区。红旗指处,日寇惊魂,白匪丧胆。很快,日伪军调集各路重兵,同时还有地方自卫团、猎户队,向罗汉尖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1936年2月农历正月十五日,敌人分成四路,将罗汉尖团团围住,红军外出部队被分散隔离,一时无法回援,被围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后,突出包围圈,进入黄梅县与宿松交界的畈区。部队从此改变策略,分散兵力,化作小股部队,在湖北蕲春、浠水、英山等地,顽强地跟敌人迂回作战,而且愈斗愈勇,加上老百姓支持,红军部队声威大振,陈启元在斗争中越来越成熟,被提拔为红二十八军独立总队副司令员兼书记。1938年3月10日,独立总队在进攻英山、蕲春交界处的大王山(将军山)时,遭到国民党32师的伏击,部队伤亡惨重。关键时刻,陈启元冲锋在前,带领部队英勇杀敌,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次战斗党史称之为“牛儿冲”战斗。他的英雄事迹被写进新中国县志、党史。陈氏后人在《宿松陈氏大成宗谱》中有两篇赞。其一东夷肆铁蹄,民族处危机;罗尖集义士,英勇举红旗。妻子月下送,儿女梦中离;毅然聚劲旅,跃马皖鄂地。抗日赴国难,除霸收失地;红色政权建,声威振皖西。奈何少壮时,倒在青山里;丹心献碧血,皓气冲天际。其二陈汉之水清且丽兮,大地钟灵;罗汉之峰高且秀兮,上插青冥。惟启公生于乱世兮,集一时之精英;痛斯民之水火兮,誓不与魔鬼同生。转战于皖鄂地山地兮,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遭伏击血战疆场兮,英烈之名永垂青史。石普水据《宿松陈氏大成宗谱》、《松涛》等有关材料编写向英雄的革命先烈致敬!{:mocs_24:}{:mocs_24:}{:mocs_24:} 六一. 发表于 2019-8-1 10:19
向英雄的革命先烈致敬!
谢谢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