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世纪网芳芳 发表于 2019-8-9 08:45

传承非遗文化 ——宿松大鼓书

非遗传承培训,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大鼓书新唱本《脱贫攻坚奔小康》选段)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8月5号,宿松县程岭乡举办省级非遗大鼓书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两位非遗文化传承人给培训班的42名学员们进行授课培训,培训将持续到8月10号,为期5天,主要内容有观看程岭大鼓书历史宣传片、传授基础鼓书技艺、展示现代鼓书说唱等。

   学生张梦凡:在这次培训班中,我知道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知道了凤凰三点头是什么意思,同时也了解到大鼓书的基本唱法等等,它的艺术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



   
   程岭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石玉琴:举办本次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地方特色文化,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大鼓书前世   大鼓书名安徽大鼓,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说唱艺术。由于庐江县内方言关系,在说唱中分张门和柴门两派。其表演形式相同,都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
   程岭大鼓书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茶馆,活跃在乡间大户人家的喜宴间。清代中叶,程岭大鼓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鼓书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以此谋生。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鼓书行业开始凋零。新中国成立后,残存的鼓书艺人又获新生。上世纪60年代初,宿松县政府召开繁荣发展地方曲艺大会,程岭艺人江新保、石文华等艺人参会、参演。



(图片来源自网络)

大鼓书的“今生”







   说书人在表演过程中,有四句头或二句头的清唱,有或长或短的说白段落。说唱中的开头、中间、末尾均夹以节奏很强的鼓板击打声。演唱带有黄梅戏腔韵味,过程中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喜、怒、哀、乐声情并茂,表演令人动容。
你知道大鼓书曲目有哪些吗?
知名大鼓书曲目:
《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探晴雯》《黛玉焚稿》《宝玉娶亲》《丑末寅初》《风雨归舟》

反面覆盖 发表于 2019-8-9 09:07

提升了地方特色文化,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5_158:}

童年 发表于 2019-8-9 09:07

大鼓书魅力无穷,点赞{:5_170:}

方程式 发表于 2019-8-9 09:08

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了民族民间文化,支持{:5_158:}

胖妹 发表于 2019-8-9 09:09

非遗传承培训,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乡巴佬牙 发表于 2019-8-9 09:15

希望更多人了解到传承性文化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8-9 15:54

{:5_158:}{:5_158:}{:5_1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非遗文化 ——宿松大鼓书